【话肿瘤】战胜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有攻略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 订阅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话肿瘤】专栏,逢周五推送!内容涉及众多肿瘤防治知识,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话肿瘤】战胜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有攻略

医学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CSCO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林丽珠教授

文/肿瘤中心护士张瑞环  通讯员/陈壮忠

案例

吴叔,因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明显下降,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还时常发热,精神疲倦,绝望无比。经过中医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吴叔血象恢复正常,高高兴兴地出院。

众所周知化疗是肿瘤病人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诸如恶心呕吐、口干舌燥、食欲缺乏、手脚麻木、毛发脱落、骨髓抑制等等。其中骨髓抑制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带来生命的威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骨髓抑制,方能百战百胜。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血流里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血流里的血细胞寿命短,需要不断补充。为了达到及时补充的目的,作为血细胞前体的干细胞必须快速分裂。化疗和放疗,都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而化疗药最初的设计就是杀灭增殖快的癌细胞。其中骨髓细胞相对于其他正常细胞,增殖较快,也会被化疗药物杀灭,导致骨髓细胞受抑,出现骨髓抑制。

接下来我们分享战胜骨髓抑制的中医攻略:

01

膏方调补

肿瘤中心林丽珠教授健脾生髓膏方(验方)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主要成分为龟板、鳖甲、鹿角霜、阿胶、熟党参、枸杞子、黄精、女贞子、墨旱莲等。

适用范围: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骨髓抑制、贫血者。

适用临床表现: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疲倦乏力、胃纳欠佳、腰膝酸软、寐差盗汗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每日可2-3次,每次1-2匙,用开水冲溶后服用。膏方空腹服用较佳,但如消化功能不佳者也可饭后服用。膏方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用专用汤匙取膏,以防霉变。

骨瓷碗装膏方

真空袋装膏方

02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系统利用极高频电磁波辐射,激发相关经络,刺激机体骨髓富集部位,如血海穴,补血生血,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生理增值,加速骨髓细胞的成熟,使外周血细胞数增加,助于白细胞回升。

03

艾灸

穴位选取取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血海,艾条距皮肤高度为2-3cm,灸时长为15-20min,避免灼烧皮肤。

04

穴位贴敷

穴位选取双肾俞、双脾俞、双胃俞,贴敷时长为2-4h,避免时间过长引起皮肤过敏。

05

必要时使用促进生血细胞的针

如果轻度骨髓抑制,可以多观察,加强辅助治疗;如果出现三四度骨髓抑制,或者既往有三四度骨髓抑制,再次出现骨髓抑制,则要密切观察,及时使用促进血细胞生成的针剂,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促红素、重组人白介素-11等等,这些针剂可以促进血细胞成熟,帮助病人度过骨髓抑制危险期;如果伴有感染发热,则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06

保证充分营养

鼓励多吃鱼类、蛋类及含铁较多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多餐。饭前饭后漱口,避免感染。

07

多休息,减少外出

避免让患者暴露于易引起感染的环境中,尤其是人多复杂,或者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如严重的骨髓抑制,抵抗力较差,伴有感染的时候,最好卧床休息,佩戴口罩,防止感染,必要时需要单独住宿。

08

定期复查血象

严密观察病情及血象变化,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碰撞。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新增部位的出血点或淤斑。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和皮下青紫现象、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及便血等症状,并防止外伤。打针、拔针后,延长棉签按压止血时间,避免按揉。

09

注意个人卫生

勤剪指甲,避免自行抓伤皮肤。使用软毛牙刷、禁止用牙签剔牙,吃质软食物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睡前漱口,注意口腔黏膜情况。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勿抠鼻痂,以防止鼻黏膜出血。穿宽松棉质衣裤,防止损伤皮肤。

10

保持良好情绪

患者养病期间,很容易产生压抑、孤独、沮丧的情绪。因此要多与患者交谈,家属多陪伴,医护人员及时向患者解释病情变化,疏散患者的心理郁结,鼓励患者战胜病痛的勇气。患者可以看看电视、电影,听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排遣心中的郁闷。

“辨证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精髓,”林丽珠教授指出说,“预防和治疗骨髓抑制,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很多方法,也离不开辨证论治和循证医学的大原则,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起到更好的疗效。预防远远比治疗重要,骨髓抑制更是如此,因为严重的骨髓抑制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患者朋友们毕竟专业知识不足,请再医生指导下,做好防护措施;如有问题请及时和主管医生联系。如果症状明显,骨髓抑制程度严重,请及时到肿瘤科门诊咨询专业医生。”

专家简介

林丽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长期致力于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出诊时间及地点:

周一下午、周三、周四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岭南名医诊室。

温馨提醒: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