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鲍鱼” 大头菜,勾起游子乡愁的味道…

顺德农讯
+ 订阅

在粤菜的重要发源地——顺德,美食是代代相传的共同基因,顺德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最好的味道。

而对于大部分顺德人来说,头菜的味道,就是顺德的味道。

✿首先戳开视频,听听顺德大头菜的故事~

小寒过后,地处中国南部的顺德,草木依然葱郁。堤围旁的菜田里,3个月前播撒的种子,迎来收获。周顺祥家有1亩半菜田,趁天气晴朗,他和老伴要抓紧时间。因为走上餐桌之前,头菜要经历多道工序。

周顺祥在收大头菜

先经过一周的晾晒脱水,再用盐水浸泡12小时,腌渍入味。然后继续晾晒。如此反复近一个月。在盐和阳光的作用下,头菜中的一部分含硫化合物逐渐分解,这种让人感到辛辣的物质,被腌渍后的咸香取代。

头菜是顺德厨房里不可或缺的烹饪食材。肥瘦相间的猪颈肉,码味炒至半熟。头菜用花生油包裹,猛火中油温超过200摄氏度。快速抛起,让每一根头菜段都均匀受热,表面迅速焦化产生香气。

顺德人挺善于过小日子。小户人家日常佐膳,常常是一碟头菜、排菜或冲菜以调剂口味;家常菜往往来一味头菜剁猪肉或冲菜剁牛肉,以刺激味蕾;小孩喜欢嚼头菜当口果,感觉到先是微甜,接下来是鲜味,最后变成微辣,让人回味无穷。

大头菜蒸鱼

在新潮顺德菜中,土气的大头菜成了家乡风味的味源之一。蒸污糟鸡要放大头菜,家乡蒸鱼嘴要以大头菜做配料,连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金奖面点桑基蚕茧香的“蚕茧”内也少不了淡口头菜粒!

2003年,顺德厨师在香港君悦酒店烹制正宗顺德菜时,就特意运去大良水牛奶、桂洲大头菜等原料。其中桂洲大头菜味咸香,极具田园风味,是制作污糟鸡等正宗顺德菜的上佳物料。

图为腌渍后的大头菜

头菜上餐桌之前,要经历多道工序。

先经过一周的晾晒脱水,再用盐水浸泡12小时,腌渍入味,然后继续晾晒三四天,放入尼龙袋密封。

如此反复2次,近一个月时间,头菜表面的青色褪去,被金黄色覆盖。在盐和阳光的作用下,头菜中的含硫化合物逐渐分解,原本浓重的辛辣味减弱,变得微辣咸香。

头菜

膨大的根部能制成四季可食的美味

又被称为“芥辣头”

这种北方的酱菜原料

在顺德人心目中却有特殊的地位

被赋予“顺德鲍鱼”的美称

大头菜是最具均安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均安大头菜成为一个享誉珠三角的品牌,远销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安大头菜有两种:其一是水菜,即新会荷塘冲菜。冲菜因其植株的叶子簇生有如冲天的长势而得名,而非民间所说的咸得要用水冲令其淡。

荷塘为顺德均安近邻,历史上曾归属顺德。均安人引进后鉴于荷塘冲菜腌制技术复杂(把茎大如菠萝的大头冲菜晒软后,放入比人高的木桶中,加盐、花椒、八角,用人踩软,盖上草席腌制入味而成),腌制的时间长达1~2年,就在腌制方法上进行改进,把整个头菜切成片状,不加香料,制出独特的“梳菜片”(又称“排菜”),它与荷塘冲菜的奇香特咸不同,干爽,平平淡淡才是真,倒也是顺德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头菜切成小粒可直接食用,佐粥甚佳

均安大头菜的特点是菜头大,腌制后肉色金黄,清香爽脆,味甘香淡,“佐膳用,梳片味尤佳,夏季佐粥尤为适宜”。均安头菜丁更是美味小吃。

桂洲大头菜称“江南圆头菜”,腌咸后称“江南正宗咸菜”,简称“江南正菜”。据说,清代乾隆皇帝爱吃大头菜,下江南时御膳必备大头菜,这或许就是桂洲江南正菜得名的原因(荷塘人也称大头菜为江南菜恐怕也出于同一原因)。

桂洲大头菜之菜头比均安大头菜小,呈圆锥形,腌制晒干后咸淡相宜,甘香爽口,清香爽脆,食味隽永,极具农家风味。桂洲大头菜腌味大体经历生晒、腌晒、焗晒阶段。按加工口味来分,桂洲江南正菜有淡口干头菜、咸头菜和半咸头菜3个品种,其中,淡口头菜最受群众喜爱。

香港TVB主持人鼎爷和谭玉瑛也来到顺德的大头菜生产基地,为人气美食节目《阿爷厨房3》拍摄取景。

据当地耆老介绍,桂洲大头菜起源于四基,发展于穗香、龙涌、大福基,名盛于穗香。《顺德县志》记载,清代乾隆年间邑人杨蘅在惠东县学官任上,把大头菜种子带到惠东,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当地村民正在采摘大头菜

桂洲江南正菜一向是顺德人珍视的烹调“甘草”,它是大头菜族类的妙品,香而惹味,顺德籍香港美食家唯灵先生说它“在咸菜中真是‘目无余子’”。他说:

及第粥的肉丸,顺德人必加江南正菜粒才能发挥画龙点睛的魅力;江南正菜切薄片,配金针菜、云耳、香蕈、红枣煀黄牛金钱腱,有“杀死人”的奇味;江南正菜丝、陈皮丝、半肥瘦肉丝清蒸鳊鱼、鲩鱼腩、鲫鱼、乌耳大白鳝金钱片、生鱼片、乌鱼、笋壳等河鲜,韵味之高令豉油王蒸海鲜不能及其项背。

大头菜蒸肉饼

唯灵先生还提醒大家:江南正菜原个洗净,切得飞薄或如牙签一般的幼丝,用熟油、削片糖屑一捞便可用,切忌挤水,更绝不可焯水,以免糟蹋本身的真味(见《唯灵食趣》)。顺德十大名厨之一李灿华创新菜“鸳鸯鲍鱼”(桂洲头菜炒鲜鲍)让食客回味无穷。

大火快炒

“镬气”旺盛

头菜脆韧辛香,化解了猪肉的肥腻

其特殊风味使它成为最百搭的配菜

即使没有任何搭档

切成小粒直接食用

同样是饭桌上最提神的小菜

Q:什么是镬气?A:

由镬所烹调的食物,运用其猛烈的火力保留食物的味道及口味,并配合适当的烹调时间带出精华,制成色、香、味、形俱全的菜肴。当恰当地烹调时,食物味道及口味的精华都被烹调出来,称为“有镬气”。要烹调有镬气的食物,必须要利用猛烈的火力烹调,并要快速地抛起镬里的食物。

具体而言,当食物受极高的温度烹调(超过200摄氏度),便会发生焦化反应及美拉德反应(又称非酶棕色化反应)等化学变化。人们经常使用大量的食油提高食物的镬气,食物因而变得油腻,但亦因此替食物添加色彩。

新鲜的大头菜

顺德人对大头菜的评价极高,称为“顺德鲍鱼”。因为大头菜储存时间长又适合搭配荤菜,回乡探亲的华侨便视之如宝。每次临走时,总要带上一些大头菜,既安抚思乡之情,又满足口欲。

顺德是一个拥有50多万海外和港澳乡亲、约1.5万名归侨侨眷的著名侨乡。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顺德华侨是顺德最宝贵的侨力资源,同时也是顺德人联系世界五大洲的情感纽带。

顺德人对大头菜的热爱,已达到不满足于单一的大头菜,有创意的厨师开发出了许多新式菜品,例如紫苏大头菜浸花螺。

这种热爱就犹如顺德人内心里的一个印记,如今顺德人遍布全球,当在外的顺德游子品尝着大头菜时,是否会激荡起脑海里,那些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顺德农讯微信编辑小组

素材来源顺德发布

欢迎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并关注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