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昆明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全国有名的“菜篮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从吃到蔬菜变为吃到高品质蔬菜,如何种出优质高产的蔬菜也成为了当地菜农关注的焦点。
11月19日,“亲土1号”2019年营销战略发布大会在春城昆明成功举办。上午10点,来自南方九省的近300余名核心经销商代表齐聚昆明市晋宁县新庄村的亲土1号示范田,与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农化专家共同把脉蔬菜健康种植。
群英荟萃 观摩盛况
设施蔬菜飞速发展,土壤问题制约未来
近些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产量以及产值一直都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7年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900万亩,预计2017-2021年平均复合增长率1.25%,2021年将达到6200万亩。
云南设施蔬菜起步比其他省份晚,目前面积4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昆明和玉溪两地。在昆明和玉溪是以土传病害、小菜蛾为主要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农户对这些病害治理投入占总农药投入的43%左右,通常采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投入成本高,但是效果有限。同时伴随有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土壤污染问题,制约着昆明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飞速发展的设施蔬菜产业
结缘亲土1号,摆脱叶菜死棵
种了18年蔬菜的李建忠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蔬菜死棵。“一般每棚4000棵蔬菜总要死100多棵,有时更多,400多棵也可能出现。”李建忠苦恼道,现在蔬菜价格稳定在5毛/公斤,种植蔬菜的利润只有一点辛苦钱,如果再出现大面积死棵,不仅不赚钱还有可能亏损。
李建忠
“出现死棵就是因为土壤出现了问题。”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化专家黄鹏博士介绍道,死棵的主要原因是盐渍化加重、病原菌增多、线虫危害和管理不当造成的沤根、烧根。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化专家黄鹏博士
“土壤健康是重中之重,只有土壤调理好了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黄鹏博士强调道,让广大种植户最为头疼的传病害的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它不像叶片上的病菌,增加棚室通风,病原菌可以慢慢控制住。而土传病害存在于土壤中,防治起来特别困难,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浇水时随水传播。如果一株发病了,浇了水以后病原菌随水走,会发现病株周围的蔬菜都慢慢感染上。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建忠接触到亲土1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在自己最差的一块地上使用了“亲土1号”优根系列液体肥,短短十天过去效果就极为明显。“用过亲土1号的蔬菜长得很敦实,而且没有死棵。”朴实的李健忠用了“敦实”一词形容自己的蔬菜。直爽的李建忠直接从菜地里挖出了两棵蔬菜,一个使用“亲土1号”优根系列液体肥10天,一个没有使用,差别明显。
使用亲土1号(右)和未使用 (左) 的叶菜对比
销售火爆,肥料市场销售增长最快单品
“化肥施用不当、缺乏土壤调理方案是导致土地问题的重要原因。”黄鹏博士介绍道,化肥越用越多,土地却越吃越瘦。1978年化肥消耗总量884万吨,2015年化肥消耗总量6832.1万吨。化肥越来越多,产量却很难再提高,品质更难满足消费者需求!在从全国各地采集的4万多个土壤样本中有机质不达标的占到87%。
“土壤污染怎么办?亲土1号全方位修复土壤。”会上黄鹏博士介绍道,亲土1号七大生物能技术全面修复土壤,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有效调节土壤pH,针对酸碱性土壤都有较好的调节缓冲作用。而且含有精制黄腐酸和聚合氨基酸等增效成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植株根系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提升作物对土传病害的抵抗力。此外,亲土1号系列菌剂含有6亿/g活性菌,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以菌抑菌,控制土传病原菌,而且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安全高效杀线虫、杀卵,改善土壤环境,保障蔬菜健康种植。
“我国土壤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肥企市场尚缺乏绝对的领导品牌,亲土1号顺势而为,精准卡位土壤修复市场。”会上金正大集团总裁助理、亲土一号南方公司总经理李玉晓介绍,自年初亲土1号全面登陆以来,2018年亲土1号销售额高达5.6亿元实现新突破,5月单月销售破亿,成为中国肥料史上销售增长最快的产品。“养地、防病、抗重茬”的独特卖点已深入人心。李玉晓强调,150多个市场,几十种作物,都已经验证了“亲土1号”突出的效果。
金正大集团总裁助理、亲土一号南方公司总经理李玉晓
李玉晓介绍,2019年亲土一号南方公司将针对南方土壤酸化问题,卡位土壤健康这一品类,通过经济作物县建设开发到位,将渠道思想观念扭转到位,将示范田建设、观摩、传播做到位,争取2019年土壤改良与修复的新突破。
更多花絮:
齐唱军歌,歌声嘹亮
现场试验,见证科技的魅力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 肖硕
编辑丨小白君
报料丨020-8300340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