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的女性被家暴过!请记住: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南方法治
+ 订阅

  南方日报 · 南方法治智库权威出品

  法治动向 深度分析 权威解读 真实故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家是避风的港湾

  是温暖的摇篮

  而家暴

  却破坏家庭的幸福和谐

  让人心生战栗和愤怒

  近日,演员蒋劲夫疑似家暴女友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家暴话题的关注。而巧合的是,即将到来的11月25日,就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

  蒋劲夫微博

  明星的家事总是更能引起广泛的关注,除了蒋劲夫,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饰演富察傅恒一角的许凯,在电影《红海行动》中饰演一名军人的黄景瑜,都曾卷入过家暴传闻。在明星们真真假假的传闻之外,还有更多沉默的普通人,她们遭遇家暴,身心受创,却鲜有人知晓。

  许凯

  家暴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2011年10月21日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为5.5%。

  如今,距这一数据发表已过去7年,家暴仍在不断发生。

  什么是家暴?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实上,据全国妇联调查,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

  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练情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未婚同居的现象已经较为常见,一些离婚家庭由于住房紧张等原因,还可能存在“离婚不离家”的情况。练情情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对家庭成员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同样适用该法。也就是说,同居关系中被家暴的当事人,同样受这部法律的保护。

  妻子被家暴20年

  为情妇洗衣做饭

  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世峰认为,家暴问题难以解决,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家庭中弱势的一方经济不独立,依附于强势的一方,受到家暴后无法摆脱另一方独立生活,不敢去寻求法律救济。

  2017年,有媒体爆出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牙里镇西刘庄村里的一起家暴事件,常某丽称自己已经被丈夫家暴了20年之久。“2013年丈夫出狱,我陪他去天津奔波创业,他承接工程,年薪40万。他有钱了,怎么看我都不顺眼,打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这期间,他还带回家一个女人,和她共同生活。程雪海把我的手机没收,还把我囚禁起来,像奴隶一样的每天为他们洗衣做饭。有任何不顺眼的,就拿着木棍对我进行殴打。”不仅被丈夫殴打,还被囚禁,为情妇洗衣做饭,常某丽的遭遇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说常某丽这类农村女性,常被认为属于较弱势的一方,而不少有稳定工作和独立经济能力的女性,面对家暴时却同样选择了忍耐。

  2017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院开庭审理了女记者家暴致死案。据了解,女记者红梅和其丈夫金柱是小学同学,两人自由恋爱于2000年结婚。结婚的第一年,红梅就受到了5次家暴。2001年,怀胎3个月的红梅因为家暴而流产。红梅的家人将离婚诉状交到了法院,金柱在法院多次传唤后始终不出现,而红梅也没有再坚持离婚。2013年10月,金柱醉酒后挥拳打向熟睡中的红梅。经医院诊断,红梅枕骨粉碎性骨折,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期间金柱没有去探望过她。两人分居一年后,在金柱的恳求下,红梅回到家中,最终被家暴夺去了生命。

  黄世峰说,家暴问题难以解决的外在原因,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清官难断家务事”“宁拆一座庙,不毁一门婚”等观念,这些观念对家暴行为呈现出一种理解和包容态度,最终不断放纵施暴者的行为。

  面对家暴

  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被认为是惩治家暴的新利器,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专章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人身安全保护令有什么作用?黄世峰介绍,根据申请,法院可以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广州白云法院立即就收到了当事人的保护令申请。申请人罗某与被申请人姚某为夫妻,婚后姚某不时动手殴打罗某及其女儿小姚。不堪忍受的罗某终于选择报警,后又到白云法院起诉离婚,随后一直与女儿住在金沙洲某小区。期间姚某还多次辱骂罗某,并以骚扰、跟踪的方式影响其正常生活。无奈之下罗某向白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并提交了病历资料、离婚协议书、保证书等证据。

  白云法院受理罗某申请后,调取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并对三名证人进行询问,结合案件其他证据,认定被申请人多次辱骂申请人,并以骚扰、跟踪等方式影响申请人正常生活。法院于2016年6月作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裁定禁止姚某殴打、威胁、骚扰、跟踪罗某及其女儿小姚,禁止姚某在罗某居住区100米范围内活动。

  裁定作出近两年后,法院对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在发出保护令后,姚某未再对罗某实施殴打、威胁、骚扰、跟着的行为,也未在罗某居住区100米范围内活动。罗某表示,保护令约束了姚某的行为,起到了人身保护的效果。

  不愿申请人身保护令

  被家暴后举证能力弱

  不过,根据最高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法院共计发出3563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与普遍存在的家暴行为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多,反家暴仍任重道远。

  “常有当事人主张家庭暴力的事实,但又不愿申请人身保护令。” 广州中院少年家事审判庭一名法官介绍,这些受害人把申请人身保护令当做是宣扬家丑,怕人笑话。同时,一部分当事人不想离婚,担心申请人身保护令会导致婚姻的最终破裂。还有的则是由于证据不足。

  广州海珠法院一名法官也表示,在办案中,法官经常碰到当事人提及存在家庭暴力的问题,但经法院查证后,有足够证据证明确实存在家庭暴力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是当事人证据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没做伤情鉴定,再想追究对方民事责任时,由于时过境迁,很难举证,法院因此也无法认定对方是否实施家庭暴力。

  这名法官表示,很多当事人仅提供报警记录,没有公安机关的事实认定和处罚决定,也没有公安机关的笔录予以反映的,或者仅有伤情照片、病历的,不足以认定为对方实施家庭暴力以及因果关系的,一般不足以认定为家庭暴力行为。

  广州天河法院一名法官提醒,要想获得这些证据,万不可存将自己遭受家暴这件事情藏着掖着之想,该报警就去报警,该去医院看病就去看病,该验伤就得去验伤,该向居委会哭诉就去哭诉。只有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别人才能真正帮上忙。

  证明家暴的有力证据是什么?

  1.报警后警方的处理意见、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调查笔录、伤者的伤情经过司法鉴定部门鉴定后出具的鉴定报告;

  2.事发过程的录音、录像,无利害关系人所做的证人证言,以及事发后双方就事件处理的书面协议书等;

  如何申请人身保护令?

  作出人身保护令应具备条件包括:

  1.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2.有具体的请求;

  3.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保护令出具的程序为:

  1.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保护令(应书面申请,确有困难可口头申请);

  2.法院受理后72小事内作出保护令或驳回(情况紧急的,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

  3.存在异议,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保护令执行);

  4.违反保护令法院给予训诫、处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人身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请记住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面对家暴

  请拿起法律武器,强硬起来!

  记者 | 尚黎阳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