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现在,大彊还会离开香港到深圳创业吗?听听香港创投大咖怎么说

创新资本论
+ 订阅

现在的香港街头,依然车水马龙。其中的货车、机车及客车司机,都会装上一个名为GOGOVAN的APP,方便接货运定单。

GOGOVAN于2013年7月成立,是一个P2P模式的货车对接服务平台,也是一个即时下货运订单的手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范围包括机车、客货车及货车。

这个平台运营方是香港本土创业团队,由香港数码港孵化而成。现在在香港,GOGOVAN是名头不小的明星初创科技企业。

而少为人知的是,它的内地竞争对手货拉拉的创始人周胜馥,其实也是个香港人。只是货拉拉后来前往内地开拓市场,现在已是内地知名科技创业公司。

香港数码港公共使命总监湛家扬博士接受南方+记者专访

这几年,香港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香港数码港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缩影。

据悉,目前香港数码港已有1200家初创企业,三年前才有两三百家。其中,GOGOVAN、KLOOK、TNG三家已经发展为香港本土颇富潜力的优秀初创科技企业。

香港数码港与香港科技园是香港政府支持的两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香港数码港由港府全资公司管理,其愿景是扶助初创企业,推动数码科技发展。目前,香港数码港集中发展金融科技、电子商贸、物联网与可穿戴科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四个领域。

11月20日,在TC2018国际创新峰会上,香港数码港公共使命总监湛家扬博士接受了南方+记者专访,谈到了香港数码港的运营模式以及深港科技合作的前景。

在谈到GOGOVAN和货拉拉时,记者其实还问了湛家扬博士一个问题,如果是现在,大疆的创业团队还会选择深圳创业吗? 

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由3名香港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在深圳成立,依赖于香港的核心科研技术、深圳的科技产业基础及美国的资本与市场,实现了公司的腾飞。

“大疆(核心团队深圳创业)是三四年之前的事,香港现在不会(重复此类情况)了。”湛家扬博士称。他举例的GOGOVAN是现在香港重新发力科技创新的成功样本。

湛家扬博士介绍,以“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为例,初创企业从一个点子开始,可以得到支持。如果一个点子合适,数码港会提供10万港币,助力“点子”成形,然后,创业者可以带着这个“发芽”的小项目进入数码港孵化中心,申请50万港币资金和2年免租的4人发展空间去创业。

这几年,港府的人才政策也开始惠及数码港创新企业。比如,港府遴选了60名顶尖的在港大学生赴美国名校培训4年,学习金融科技等前沿知识。

人才也会有绿色通道照顾。比如内地专家要去香港数码港的初创企业上班,申请香港签证会比一般申请程序快得多。“可能以前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现在几天一礼拜可能就到。我们可以让你更快过来。”湛家扬博士介绍,该政策从2018年开始,全港共计1000个名额,明年政府会看效果再作调整。

另外,初创企业聘请香港毕业大学生时会有政府特殊补贴,一个公司可以补两名硕士、两名博士,硕士一人一个月补贴1.9万,博士一人一月补贴3.2万。

为了连接大企业资源,香港数码港会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很多配套服务,让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互动,从而也改进大企业创新文化。

创业资金这一块,香港数码港也颇费心思。他们引入了全球的投资机构,来投资“港产”初创企业,同时也在“教育”本港有钱人多投tech(即科技),而不是投地产。

湛博士认为,和两三年前相比,现在香港创新创业态势完全不同了,创新创业的生态已初步成型。

“三年前没人谈初创企业,现在,我们感受到整个香港,像政府、企业、投资者乃至零售业,都在谈科技,谈创新。”湛博士称。

湛博士认为,从大疆创业时代,到GOGOVAN与货拉拉的创业时代,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创业进一步全面发展。

目前,香港数码港与深圳和珠海横琴合作较多。尤其在深圳,香港数码港还与来自硅谷的顶级孵化器500 Startups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在湛家扬博士看来,在大湾区,香港有自己的强项,比如对国际市场的把握能力,对国际商事规则的理解能力等。但香港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要打好基础,更要背靠祖国尤其是大湾区融合发展。

湛家扬博士也认为,大湾区发展,人才最重要,不管深圳、香港,一方面要培养人才,一方面要留住人才。同时,大湾区涉及的各类监管规矩要调整融合。而初创企业也要学会走向各类市场。

而对于深港合作,湛家扬博士认为二者联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优势。香港有一些优势,也有一些方面做不了,深圳也是。今后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彼此,而是新加坡、硅谷等,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深港联手才都有机会,不联手有可能都输掉。”

【记者】李荣华 

编辑 李定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