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朱永新曾经说过“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走进社会的始发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童年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而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
阅读不该在家庭中缺席。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种标志。第三期家庭阅读系列讲座,跟着熊浩华老师一起“悦”读创造美!
熊浩华,小学一级老师、东莞市“最美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阅读推广人。多篇论文在省市刊物发表和获奖,个人课题《寄宿学校班主任对于问题学生引导策略研究》入选广东省教育科研招标课题。
讲座开始,首先熊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儿童绘本故事《花婆婆》,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
阅读是人一生的朋友,但是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需要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而父母就是带领孩子开启文字世界之旅的领路人。
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呢?熊老师建议,周末假期可以孩子去图书馆等感受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平时要注意家庭的阅读熏陶。在床头、饭桌旁等设置阅读角或书篮,选择家庭共同阅读的时段,陪孩子一起阅读或读故事给孩子听,慢慢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
在选择阅读的书籍方面,要站在孩子的视角,选孩子感兴趣的、渴望阅读的书籍,而不是大人觉得有价值、觉得有意义的。
理解是接纳的前提,接纳了才可能进行有效地沟通,有效的沟通才可能促成改变。孩子如果自己不感兴趣、读不懂,有可能会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在家庭阅读的过程中,父母要读懂孩子、尊重孩子,建立亲子间的良好沟通。帮助孩子同理感受书中的角色,引起孩子探求书籍内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自发性阅读的目标。
家庭阅读,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孩子只有早期的阅读经历没有痛苦,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愉悦,才能培养成终身阅读者,而不只是学校阅读者。
讲座最后,熊老师总结,陪孩子阅读,让孩子渴望阅读,其实是在一代一代地传递阅读的火炬。而喜欢阅读的孩子
一定能找到生命的力量,获得幸福的能力!
- THE END -
编辑:Choo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