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塘镇基本情况
叶塘镇位于兴宁西北部,因旧时圩镇旁边的宫门、李大、米袛等有几口大水塘,莲叶盖满塘面,盛产莲藕,而称“莲叶塘圩”,后简称叶塘。
叶塘镇东邻龙田镇,南接新陂镇,北接大坪镇,西部与五华县、河源市龙川县相连,镇中心区离市中心区约8公里,人口8.5万人。辖区面积166.81平方公里,辖4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是广东省“教育强镇”、梅州市“平安法治镇”、“生态文明镇”、“经济特色镇”、“文化先进镇”,兴宁市重点发展镇。
一、区位优势明显
省线S225、S226、县道叶石线贯穿全镇,“济广高速”公路途经我镇12个村,共设有两个高速出口。
二、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有石膏、瓷土、稀土、温泉资源等,汤湖温泉水资源丰富,富含十多种微量元素,是兴宁的“古八景”之一,有“粤东第一泉”的美誉。
三、文化底蕴丰厚
叶塘镇的河西村的“磐安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极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位居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之首。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原东北大学校长张如心就是叶塘下中村人。足球文化底蕴深厚,叶塘中心小学足球队多次在梅州、兴宁举行的比赛中名列前茅。
(一)特色古民居
(1)磐安围
磐安围位于叶塘镇河西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四角雕楼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梁架木雕精美,防御功能良好。围内保存清刻光绪帝圣旨木匾、磐安围房样图木板等珍贵文物。是兼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岭南极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是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之首,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万安围
万安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群星村,始建于明朝初期,由张氏万章开基兴建。坐西南向东北,三堂二围砻衣屋,门口有禾坪和池塘,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20平方米。整座屋宇较有特色,一大门二小门,是椭圆形围龙屋,共138间房。花头脑较大,整座屋宇较有气势,保存完整。2017年3月24日公布为第五批梅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刘氏大夫第
刘氏大夫第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由刘氏十七世桂昌三兄弟合建,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坐西向东,四堂四横一围龙,门前有禾坪和池塘,分布面积7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71.2米,进深64.8米,建筑占地面积4613.7平方米。共140间房,厅堂石柱石础,梁架用材优质,精工细作,雕刻精美,主要部件,至今仍金光闪闪。外为夯墙,围背水沟环绕,南北向均有斗门出入,封火墙,硬山顶。对研究兴宁人文历史、民居建筑有重要价值。
(4)五翰堂
五翰堂位于兴宁市叶塘镇下洋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系当地何氏十七世何奕善的五个儿子所建,因此取名五翰堂。五翰堂坐北向南,结构为三堂二横回字形围龙屋,两边对称。占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宽45米,深进28米。共7厅6天井36间房。上下厅堂以8条落地柱做顶樑柱,前大门挑樑有狮子木雕。建筑较精美,对研究客家民居一定的历史价值。
(5)胜公围
胜公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汤湖村叶南圩场铡,据肖氏族谱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水塘,分布面积504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840平方米,夯墙,土砖混合,木、瓦构筑,硬山顶。存乾隆二十一年“煦朝吁俊”木匾一块。
(6)莲塘背肖屋
莲塘背肖屋(又称肖氏大夫第)位于广东省叶塘镇大路下村莲塘背,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落居祖十六世肖锦屏所建,经济来源做生意,开当铺。坐西北向东南,三堂四横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水塘,分布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74平方米。有110间房。两侧出入斗门各1座,照墙1堵。2014年8月公布为第六批兴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7)报福寺
报福寺位于兴宁市叶塘镇大众村前丰,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坐西南向东北,三堂四横,分布面积133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34.5米,进深32.8米,建筑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墙体、瓦面多为近现代维修之物,中堂8根方石柱应是古建之物。该寺经历二次历史变迁:一是抗战时期,广州文理学院迁至该寺为临时校址;二是解放后改为叶塘中心小学。1997年修建后重新开放。2014年8月公布为第六批兴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叶塘人物
1、蓝胜青
蓝胜青,原名少辉,是中共兴宁党组织的组建人之一,首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1906年2月生,兴宁叶塘胜青村人。小学读书时改名胜青。中学读书时是一名出色的学生运动带头人。1925年5月,在梅县广益中学与刘裕光成立了"反基督教学生同盟会",同年12月中旬,与古柏、肖向荣等10多人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组建中共兴宁小组,并担任党小组长。同年12月,中共兴宁特支成立后,又任特支书记。1927年,与刘光夏、卢惊涛等发动了兴城"五一八"和"九三"武装暴动。"九三"暴动后,在永和湖尾村创建了广东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后改名为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 。
2、张如心(1908-1976年)
广东省梅州兴宁叶塘下中村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6年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国民党留苏学生党部领导工作,是坚定的国民党左派。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届政协委员。
他一生主要从事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毛泽东》等有关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的文章,在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的思想、培育党的干部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我们党内是最早从事毛泽东的思想的理论研究、较早宣传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理论工作者。
3、李善邦(1902~1980)
李善邦,兴宁市叶塘镇田心村人,中国地震学家。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之一。1930年在北平西郊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成为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地震台。1943年在重庆北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近代地震仪--霓式Ⅰ型水平向地震仪,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设计制造了51式多种型号的地震仪,并领导建成我国第一批全国地震基本台站,负责提供国家基本建设地震烈变数据,同时编制我国第一幅《全国地震区域划分图》,主编了第一部《中国大地震目录》,为中国地震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地震研究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
4、廖昆玉
▲廖昆玉故居
廖昆玉(1620—1702),兴宁市叶塘镇三口塘村人,明朝秀才,较有名气的民间机智人物;在兴宁民间流传有《廖昆玉戏弄田伯公》、《白狗变黑狗》、《灶公现形》等幽默动人、弘扬善良、勇斗邪恶的故事。兴宁有关人士编著有《廖昆玉故事集》,中国广播电台曾广播《廖昆玉故事》。
四、发展潜力巨大
叶塘镇围绕打造“兴宁次中心城镇”的目标,依托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交通、资源等优势,将叶塘打造为工业重镇、休闲名镇、特色小镇。
(一)工业重镇
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于2005年规划,2006年认定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调整于2011年获得广东省政府同意批复,正在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园区距市中心区5公里,毗邻梅河高速、兴畲高速和广梅汕铁路,距建设中的济广高速出入口仅1公里,国道G205线和省道S225、S226线连接园区,至珠三角地区约3小时车程,至潮汕国际机场约1小时车程,区位优势明显,民风淳朴,水、电和人力资源丰富。
(二)休闲名镇
1、叶塘镇安置区
叶塘安置区项目位于叶塘镇区域内的叶塘汽车站东侧,总投资1.63亿元,总用地面积近95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共112栋,总安置数712套。
2、叶南渔村——梅州唯一一个五星级农家乐
叶南渔村
叶南渔村自2004年8月8日开始正式营业以来,不断升级改造,主体围着鱼塘而建,总占地面积100亩。叶南渔村从做鱼生开始,后转型为新型农家乐,是梅州唯一一个五星级农家乐。
(三)特色小镇
▲玖崇湖温泉度假酒店
叶塘镇成功引进珠江合创集团,首期投资30多亿元建设玖崇湖温泉特色小镇,目前已完成商业街主体和样板房主体建设,流转花海、水景观等项目用地180多亩。整个特色小镇以中式四合院宅第文化、客家民促文化、田园耕读文化为载体,集山、水、泉、居于一体,配套有江南水榭、百万花海、客家民俗美食街、崇九民俗胜地——玖崇山、新中式合院、特色小镇住宅区、亲子水上乐园、环湖运动公园、祝枝山文化公园、拓展培训基地等九大主体区。
▲一期规划鸟瞰效果图
▲玖崇湖效果图
▲现场施工图片
(四)风景优美
1、叶南汤湖天桥(铁路大桥)
1969年兴建梅隆铁路,铁路沿汤湖山边而过,设有汤湖车站及汤湖铁路工区。10.1970年兴建汤湖铁路大桥,为五孔(孔径分别为11.8米、12米、44米、41.5米和41.3米)钢筋水泥结构,于1970年5月正式通车。
2、油菜花海
每年三月,在叶塘镇河西村、麻岭村,成片的油菜花进入盛花期。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把大地点缀的金灿灿,与周边的村庄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五)传统技艺高超
1、叶塘镇豆干加工
△叶塘镇豆干加工
豆干加工,形成于民国年间,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天井塘豆干加工从业人员达50多人。
2、纯手工编织簸箕
3、
(六)美食诱人
▲叶南汤湖漉菜
汤湖漉菜用汤湖温泉浸泡,色泽金黄、菜质爽口清甜。
▲酿豆腐
▲客家娘酒
▲客家煎堆
▲客家萝卜粄
今天,兴宁市叶塘镇已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函。游遍绿水青山,体验山城生活,品味客家文化,品尝客家美食尽在醉美叶塘。
朋友们,我在醉美叶塘等您!
编辑:邱钧榆 吴彬辉 审核: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