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咪呀》中文版今晚在广州大剧院首演,想必不少粤读君的粉丝也都准备去看这部音乐剧了。
▲ 《妈妈咪呀》发布会照片
音乐剧女主角陈松伶是不少老广观众颇为熟悉的TVB花旦,她主演的电视剧《天涯歌女》《笑看风云》《天地男儿》等等都是港剧中的经典,和张学友合作完成的音乐剧《雪狼湖》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陈松伶参加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节目,演唱《爱是永恒》后吐露自己曾有艰难的日子,困顿中重生的经历让在场不少人受到触动。
见过屏幕上、舞台上表演歌唱的陈松伶,你又是否见过一个读诗的她?书籍在她走出困境的历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快点进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承办的全民阅读平台“粤读”的原创读书视频节目《名人带你读经典》第五期看一看吧。
01 跟随学霸步伐,渐渐爱上读书
陈松伶说,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了阅读的习惯。最初开始读书,是因为在初中身边充满“学霸”,她跟着学霸们去图书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书籍的海洋向她敞开。“原来学霸是这样养成的,我也要跟上这个步伐!”陈松伶感叹。从读半本书开始,再到读一本书,习惯慢慢形成,她的书架也渐渐“爆满”。
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从模仿、跟随他人开始。如果想养成阅读习惯,不妨约上一个爱阅读的小伙伴多去图书馆和书店吧,总有一本适合你。
▲陈松伶
02 和先生都是纸质书爱好者
电子化的时代依然有不少纸质书爱好者,陈松伶说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她习惯拿着纸质书阅读,有厚度,有质感,只要拿着书就很开心。
在这点上,她的先生张铎和她有“共同语言”。即使行李很沉,张铎到外地拍戏时也会带上两三本书,书对于他就像是“lucky star”(幸运星)。
▲ 陈松伶在微博上秀出书架上的朋友赠书
陈松伶自称自己是书籍杂食者,在学校念的是哲学,然而从哲学到漫画她都读,读漫画对她来说是一种调节。
对于所处的香港,陈松伶并不认为那里是“文化沙漠”。“书展的时候,会展中心都是爆满的人,比咖啡厅还要满”,她认为香港的阅读风气还是不错的。
▲香港书展
03 以心理类书籍和传记滋养内心
谈到对自己影响大的书,陈松伶举出一些心理和传记类的书籍,其中不少她在中学就有接触。
她从心理医生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的书籍中学会“珍惜当下”,生活中一些小事乃至不如意的事也可能变成对日后的祝福。这些想法使她“顿愈”,拾起乐观的心态走到今天。
她读曼德拉、德兰修女(内地通常译为“特蕾莎修女”)等人的传记,从中获得启发。
其中德兰修女的诗《无论如何》让陈松伶久久铭记,唱过《爱是永恒》的她,把Do anyway, Love anyway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人们往往不理智,缺乏逻辑性并以自我为中心; 原谅他们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善良,人们会指责你怀有自私和不良动机; 仍旧善良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成功了,你会赢得一些假朋友和一些真敌人; 还是去成功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诚实和坦率,人们会欺骗你; 仍然诚实和坦率吧,无论如何。 你花数年时间所营造的,有人会在一夜之间将其摧毁; 继续营造吧,无论如何。 如果你找到了安宁和幸福,他们会嫉妒你; 依旧欢乐吧,无论如何。 你今天做的好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仍然去做好事吧,无论如何。 你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再多也不够; 继续将最好的奉献给世界吧,无论如何。”
(德兰修女《无论如何》,傅厚朴译)
被问到“去看《妈妈咪呀》之前要做什么准备”,陈松伶表示,这是一部开心的音乐剧,没有门槛,只要准备好时间和愉快的心情,这部戏本身会带动你。
喜欢《妈妈咪呀》和陈松伶的你,不妨也像她一样,拿起书本吧。
【作者】徐佩雯 周笛
【编辑】徐佩雯 周笛
【图片】网络图片
【统筹】郭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