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再出发|纪念改革开放40年·40篇①迎美丽蝶变,古城潮州迸发青春活力

南方+ 记者

纪念改革开放40年·40篇①

开栏语

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40年来,在改革开放滚滚向前的历史浪潮里,潮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今的潮州,是全国13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这里江海美丽、山河灿烂,每天都在迎接新变化;这里的人们,辛勤劳作,乐业安居,每天都在拥抱新向往。

大潮起韩江,改革再出发。从今天起,南方+潮州频道将推出《潮州再出发|纪念改革开放40年·40篇》系列报道,为您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潮州这一片热土上的激荡故事。敬请垂注。

【专题策划】 严亮 吴炜

【专题统筹】 廖奕文 陈惠永

潮州是一座美丽的古城,依山傍水。 黄庆明 摄

几乎每一位走进潮州的人,都会深深地被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风貌所吸引。而1986年,潮州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这座城市新的出发。

32年后的今天,这座“活”着的古城,建筑、文化、人文独步天下。湘子桥、开元寺、韩文公祠等一批古建筑至今存活;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等文化自成体系;工艺美术巧夺天工,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5项;人文风流,先后走出了饶宗颐、李嘉诚、陈伟南等侨胞,文脉商脉悠远绵长,特别是潮州人的创业精神全球尽知。

沧海横流,风云激荡。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来了美丽蝶变,实现了进位赶超;迈向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潮州正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历史文化瑰宝“闪耀”古城

自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始,历经1600多年的朝代更迭,潮州一直是郡、州、路、府所在地,素有“海滨邹鲁”“岭东首邑”美誉。悠远绵长的历史、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勤劳质朴的人文传承,为它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瑰宝。

上世纪广济楼旧貌。 资料图片

这里有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广济桥,有堪称中国第一街的太平路牌坊街,有被誉为“木雕博物馆”的己略黄公祠、有“粤东第一丛林”开元寺,有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许驸马府,有国内最大的八角围楼道韵楼,有国内年代最为久远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据统计,潮州现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2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39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处,是广东省文物古迹最密集的地方。

夜色下的广济楼璀璨迷人。 黄庆明 摄

更令人惊讶的是,潮州不仅有广济桥、许驸马府这样闻名遐迩的恢弘之作,也有目前我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平民居住的老房子。在构成潮州古城框架老街巷随处可见的明清风格的旧居老房,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学不可多得的实体。

这里,更是潮文化的发祥地,以潮州方言、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绣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潮州有3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潮州木雕、潮绣、大吴泥塑、金石铁枝木偶等15个项目系国家级非遗。

2010年7月13日至7月16日,《南方日报》连续四日刊发“文化越千年 潮州再崛起”系列报道。

如今,文化古城拥有了一张张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叫得响的“名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潮州菜之乡、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美丽蝶变”打造特色精品城市

去年以来,潮州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环境,积极优化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历数这一年以来的“潮州蝶变”,亮点迭现:有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迅速蜕变的“城乡提质”,还有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提升;有补民生短板的“生活提质”,还有更有温度的“惠民福祉”;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提质”,更有擦亮金字招牌走出特色之路的“后发赶超”……

2018年2月13日,《南方日报》以“古城迎蝶变 自信‘潮’前走”为主题对潮州作整版报道。

今天的潮州已是交通新中枢,产业新高地,是粤东地区新的发展极。境内有四条高速、四条铁路,两个高铁站,可以说,从潮州出发,一日畅通全国。在产业上形成陶瓷、不锈钢、茶叶、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集聚了最富科技含量的陶瓷工业流水线、最高端的婚纱晚礼服制造基地、最知名的食品制造基地、国内一流的港口资源……“潮货”畅销全球,在海西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融合对接的蓝图中,“潮州蝶变”日新月异,潮州板块举足轻重;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的新征程上,潮州担当使命在肩,潮州作为理应奋勇当先。

改革开放40年来,越来越多的大桥矗立在韩江之上。 潮州市交通局供图

如今,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在中山路上,全新改造的“潮州工艺街”仿古景观灯添上古朴韵味,人们漫步其中,驻足拍照;在西湖公园内,夜色宁谧,灯景迷人,人们既散步悠游,又饱览夜色,“老地标”迎来“潮风景”;在牌坊街上,在滨江路上,在广济桥上,景色越发怡人,游人越来越多;从空中看,四桥飞架韩江,“一江两岸”灯光璀璨,山水城竞相多娇……

潮州古城夜色,广济桥灯光秀。 温亿中 摄

蝶变之下,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年轻人纷至沓来,促成“返潮”大潮。在绿榕北路,星巴克入驻潮州,成为城中热门话题;在潮州古城家伙巷29号,“90后”陈少坤坐在茶几旁用凤凰单丛茶招待着客人。这位在广州开办科技公司的创业者,看中了家乡潮州的魅力,回到古城里寻找到这座老宅,将其改造活化。不止一个喃妙茶舍,不止一个陈少坤,一批古民居正在这些“80后”“90后”手中变成各式各样的民宿、茶馆,呈现出崭新的“潮”模样。

【记者】 廖奕文 苏仕日 

【通讯员】刘泽浩

编辑 苏仕日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