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米粥,空无一米却功力深厚│佛山“饭”本

佛山旅游
+ 订阅

讲起粥和火锅,吃货们都司空“吃”惯

白粥、艇仔粥、砂锅粥、生滚粥......

但是,将这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吃,你试过吗?

毋米粥,找不到一粒米的粥底火锅,

所谓“有米不见米,只取米精华”,

经过细细地熬煮,把米粒溶解到水中,

保留了米粒的营养价值,又能激发出食材的鲜味。

以粥水做锅底,海鲜贝类奠定火锅底味;

鱼、肉类和蔬菜渐次登场,让美味层层铺陈。

✿首先戳开视频,听听顺德毋米粥的故事~

粥底火锅兴起

十几年前,

从顺德起源的粥底火锅热潮在南粤大地迅速掀起。

其实,粥底火锅并非什么新发明。

以前,顺德鱼塘公(养鱼的男人)就喜欢在沸粥中放进鱼片,一些大排档也兼营滚粥打边炉,只是由于粥渣经大火加热容易粘在锅底变煳而未能普及。

后来经过大良毋米粥等店重新包装、融合、提升,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方式。

顺德

大良毋米粥

顺德人的贡献

改进和完善了粥底的制法生滚粥与清水火锅结合

粥底火锅首先改进和完善了粥底的制法,把岭南传统的生滚粥与清水火锅的做法结合起来。老板介绍,选用1年的米和鸡等20多种底料煲成的汤熬成粥底,隔去粥渣,因而特别香滑黏稠,又不会使材料被粘住。

吃粥底火锅犹如写一篇美文,

有“起承转合”4个层次:

“起”,就是放入贝蟹类,让这些新鲜硬壳物料的佳味在较长时间的滚煮中融入粥水里,奠定了火锅鲜美的底味;

“承”,就是涮猪杂这类鲜与爽兼而有之的食料,可谓承前启后;

“转”,就是烫那些薄而柔弱的鱼片和蔬菜,让它在稍烫即熟的瞬间,有幸传承并享受积淀下来的美味,然后迅速 功成身退;

“合”,即当雪白的粥水微微泛黄,清香渐渐变成浓香时,每位食客舀起一小碗精华汇聚的百味粥,仰头美滋滋地与喉咙、食管、胃亲密接触,这就意味着美食文章到了篇末点题的阶段。

粥底火锅意义

顺德粥底火锅突破了清代美食家袁枚关于粥

无论“入以荤腥”,还是“入以果品”,

“俱失粥之正味”的狭隘观念,

创新了吃粥的传统内涵。

更重要的是粥料中由传统的塘鱼青菜扩展至三鸟、虾蟹、沙虫、带子、鲍鱼、燕窝等,这样一来,粥底火锅就打破了人们“在大排档吃粥”的思维定式,登堂入室进入了高雅食府,令历来偏于卑微寒碜的粥身价倍增。

与此同时,它改变了以往粥只能做早餐、夜宵的小食地位,堂而皇之成为正餐主礼,从而成为人们正式宴客的饮食选择。

空无一米却功力深厚

毋米粥将岭南食材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也体现了岭南人在吃着方面的丰富创意

天气渐渐变冷

一群人围坐在火炉前

守着一锅滚烫的汤底

筷子翻飞,吃得酣畅淋漓,甚是过瘾

三个冷空气即将到来?

完全不怕!

毋米粥走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