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城建时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广州番禺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古村落、老街区,是活着的历史、可以触摸的记忆,不可割裂的根脉。
今年以来,番禺区政协配合区城市改造,将"文化村村行"作为重点工作,联合区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结合委员进基层等活动,动员区政协各界别委员、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材料,为挖掘整理番禺历史文化多做实事。
为让社会各界更多了解番禺传统文化,番禺区在历届文史工作的基础上,先以南村镇蓼涌区域的南村村、罗边村、市头村、板桥村等为主,推出"番禺文史·蓼涌行"等系列!小番带大家走进番禺传统,走进番禺蓼涌。
从古番禺说起
番禺历史悠久,建县始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为历代通商口岸和著名“鱼米之乡”,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站,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从古至今,“番禺”地域所指范围历经变迁。古番禺,甚至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
番禺历经县、市(1992年撤县建市),现为广州市的一个区(2000年撤市建区)。目前全区总面积529.9平方公里,辖6镇10街。
古邑番禺,南粤文明源远流长,岭南文化底蕴深厚。今日的“番禺”,地理概念的缩小,但是“番禺文化”内涵却更加集中,更为原汁原味。
番禺境域的形成过程,造就境内河网纵横,地势以低丘平原为主,大小村落散落其间,星罗棋布,居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河涌成了联系番禺的纽带,串起了番禺这片热土,也串起了历史的潮起潮落。
今天,我们从番禺的一条“文脉之涌”出发,探索其中的历史与机遇。
南村·蓼涌
蓼涌发源于南村镇南部坑头村附近,自南而北呈枝状迂回流经梅山、南村、罗边、板桥、市头等村,并有支流汇入其中,最后在市头涌口自然村汇入珠江后航道,该涌因常年在水边生长蓼草而得名“蓼涌”或“蓼水”。
○
蓼
涌
这条看似普通的河涌却是一条文脉之涌!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番禺广府祠堂杰出代表的南村南圃邬公祠、市头蒋氏大宗祠(世德堂)、南村邬氏大宗祠(光大堂)以及南村大塘边永宁里历史街区、罗边解阜里红白石门楼古民居群如珍珠般散落在蓼涌沿线四村(市头、罗边、南村、板桥)中。
此外,板桥波罗诞、南村北帝诞、市头龙船景、市头龙狮、广绣、广彩、广东音乐、南家拳等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熠熠生辉。
(滑动查看)
毫无疑问,蓼涌地带是番禺文化的重地。蓼涌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底蕴和传统。
斗转星移,番禺发展一日千里,蓼涌这条文脉之涌“流进”大湾区,其保育的情况自然牵动人心。
今年政协全会期间,区政协文体组、民盟番禺区委联名提交提案《建设南村“蓼涌文旅小镇”为“全域旅游”添彩》。
提案认为南村镇“蓼涌四村”片区文旅资源丰富,相对集中,具备开发利用优势。建议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魅力彰显的岭南文化示范区”为目标,与番禺区总体规划及北部片区规划、旧村改造相关规划相衔接,成片规划,分步打造,串珠成链,建设服务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和国际创新城等北部片区、独具民田区岭南水乡特色的“蓼涌文旅小镇”。
蓼涌
○
近期
建议以南村村、罗边村旧村改造为试点,以余荫山房和邬氏大宗祠古建筑群为核心,做好两村文化遗产的修复和活化利用,将余荫山房与罗边村之间的区域建成蓼涌文旅小镇游客集散中心。
在南村村、罗边村改造中,实施“余荫山房—大塘边永宁里历史街区”及罗边村解阜里红白石门楼古民居群、广绍罗公祠、培兰书院、育清罗公祠、侯王古庙等历史建筑的保护(迁建)规划,将余荫山房向罗边村、旧镇政府片区和永宁里历史街区延展、拓展旅游区空间;
做好邬氏大宗祠、南圃邬公祠古建筑群和蓼涌北岸“赉思堂”的保护规划,复建南圃邬公祠东侧的“外公祠”,并在邬氏大宗祠西北侧利用南山公园恢复原祠堂附属园林——西园的岭南园林,在西园和邬氏大宗祠临涌位置建设临涌码头;
○
中期
在南村村、罗边村蓼涌文旅小镇首期建设的基础上,向市头、板桥、蓼涌下游及上游地区延伸,实施蓼涌全流域截污和珠江水回流补水工程。
将珠江水建设蓼涌生态绿道和历史文物、历史街区亲水埠头,开通珠江—蓼涌水上游览线,将南村村南山大道—北大街一线建成“蓼涌文旅小镇”文化旅游一条街,在大林岗麓复建东山庙建筑群(或迁建南山古庙),恢复九乡北帝诞出会,全面激活南村镇非遗民俗文化;
○
远期
将余荫山房为核心的岭南水乡特色的“蓼涌文旅小镇”与西面的海云寺景区、二高纪念馆及员岗村历史文化,东侧曾边村保留古迹、宋代沙边窑遗址、唐代曾边窑遗址,南边的坑头古村、七星岗公园,北边的岭南印象园、南汉二陵遗址博物馆等整合;
开通水上游线,联通珠江水上游线;
将“蓼涌文旅小镇”建成集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服务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华南板块、国际创新城等番禺区北部片区、独具岭南水乡韵味的文旅休闲小镇,再造一个“岭南水乡”式的“沙湾古镇”,为“全域旅游示范区”锦上添花,为“魅力彰显的岭南文化示范区”添砖加瓦。
文脉
之涌
随着大湾区时代到来,番禺区位优势越发明显,城市更新计划如火如荼。番禺的“灵魂”——独特的岭南传统文化,将焕发怎样的新光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