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介绍,正在抓紧建设中的江南水厂施工顺利,可确保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组的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调试运行。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组的要求,我市七星岗水厂、清新滨江迳口、连州龙潭寺水源保护区的整改工作也在顺利推进中。
建设中的市区江南水厂。(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航拍)
江南水厂将在年底前调试运行
由省、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近日实地探访了正在建设中的江南水厂。施工工地现场,送水泵房以及两组沉清叠合池建设都已接近尾声,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位于白庙附近的江南水厂取水口,相关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
据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清源水业副总经理徐明介绍,此前因输水管道施工需要经过高铁桥,施工进度一度受阻。后经过与上级部门协调,目前该问题已经解决,相关专业的施工队即将进场施工。江南水厂取水口位于武广高铁北江大桥上游约400米处,取水泵站位于高铁大桥上游约50米处,水厂选址位于武广高铁站西侧。
徐明表示,按照现有的施工进度,可确保在今年底前进水调试运行。调试运行大概要两个月时间,不出问题的话就可正常运营。
我市江南水厂于去年5月底奠基开建,预计总投资约为72000万元,主要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其中取水工程规模为80万吨-天,净水厂工程规模为近期40万吨-天,远期80万吨-天。城区现有的七星岗水厂日供水量为18万吨,新建成的江南水厂首期供水量已是七星岗水厂的两倍多。
目前我市新城区范围内仅有七星岗水厂一座,其管网为支状管网,水厂检修、机电故障或管网爆漏时无环状供水补充的问题。另外七星岗水厂工艺相对落后,运行成本高,很难应对北江原水突发污染事故的情况。建设江南水厂,是构建城市供水新格局,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的需要。
除此之外,2018年5月,国家第一轮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组对我市进行督查时指出,七星岗水厂环保不达标。我市提出的整改措施是新建江南水厂取代现有的七星岗水厂。江南水厂的建设进度也关系到北江四桥通车时间。
清新滨江迳口、连州龙潭寺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上移
除了七星岗水厂,清新区滨江迳口、连州市龙潭寺也是此次中央环保督查组要求我市进行整改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根据《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我市2018年年底前必须完成清城区七星岗、清新区滨江迳口、连州市龙潭寺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全部违法建设项目清拆治理工作。
我市根据实际情况,三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均以新建水厂或上移取水口为整改方向,未对保护区内全部违法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拆或整治。
今年10月底,市长黄喜忠曾带队检查芒洲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工作。项目整治主要是通过铺设管道方式截留清新区太和镇塔脚村下辖7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避免该区域内生活污水流入水源保户区。清新区此前编制《清新区北江芒洲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整治工作方案》,计划对北江芒洲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的村庄设置集污管道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收集后通过污水管道输送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的清新区告星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据市环保局方面介绍,清新区滨江迳口取水口上移工程的主体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并由清新区政府正式发布公告于2018年8月23日起启用三坑滩饮用水源取水点,原迳口饮用水源取水点同时停止使用。连州市龙潭寺迁移至白云庄取水点工程已部分完成,争取年底前启用白云庄饮用水源取水点,龙潭寺饮用水源取水点同时停止使用。
根据环境保护部(现更名为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的要求,今年4月我市组织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全面排查,发现环境问题150个,其中市级102个,县级48个;生态环境部组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察2次,新排查交办环境问题11个(属市级)。至目前,我市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161个,其中要求2018年底前必须完成3个市级饮用水源问题整改,共113个,其余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整改则在2019年底前完成。
全市水源保护区将进行调整
近年来,清远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状况发生重大改变。2018年,我市再次全面统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重新划定调整工作。
据市环保局方面介绍,该次划定调整工作拟对全市新划定水源保护区25个,核销水源保护区22个(6个未完全具备核销条件,先进行核销论证),核定水源保护区共14个,调整水源保护区共8个。
此前我市的8个县(市、区)共86个乡镇(街道、林场)9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已经划分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3个,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乡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75个。
目前《清远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核定与划分方案技术报告》已通过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完成所有程序后,市政府将及时上报省政府批复。
采写:清远日报 记者/彭勇珍 通讯员/刘艳文
编辑: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