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你的不止天真,还有“无鞋”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支教活动的给予和获取从来都是双向的。粉笔头们把素质教育课程带给乡村的孩子,而乡村生活也总是回馈我们意想不到的人生体验。在海南,你是否注意到这里的孩子都有一双自由的脚,同时对这些脚丫充满疑问?

Q&A:孩子们不穿鞋是因为家庭困难吗?

不是噢,虽然有部分孩子家庭比较困难,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四季天气炎热所形成的习惯。同时根据校长和当地老师介绍,随着槟榔等农作物收购价格的提高,孩子们的家庭收入每年都在增长。请大家放心~

Q&A:光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入乡随俗,粉笔头们确实尝试了。在课间,我们脱下鞋,把双脚踩在地面上,没有想象中的滚烫,只有一种滑腻的温暖从海南的地心传来。

Q&A:所有孩子都光脚?

不全是。也有喜欢穿鞋的孩子,毕竟孩子中也有处女座

。孩子们说不穿鞋最大的问题是容易硌着脚。

Q&A:所以在学校光脚安全吗?

学校的教室、走廊和篮球场都非常平整。粉笔头脱了鞋也完全可以适应。但是通往食堂的石板路就需要“历练”了。

Q&A:粉笔头对光脚习惯怎么看?

我们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有些班级也会让孩子们脱了鞋再进教室。粉笔头李江涛说,我作为体育老师肯定是建议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鞋,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孩子们到了高年级或进入中学后就会有这种意识了。

来一次“不穿鞋”的比赛

上了一周的体育课,粉笔头李江涛在八村学校发现了几位特别有运动天赋的孩子。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平时孩子们上体育课都是光着脚的,李老师决定脱下鞋和同学来一场公平的对决。

红粉笔采访间:Q=红粉笔、A=李老师

Q:   和孩子们在同样条件赛跑感觉如何?烫吗?  硌吗?疼吗?

A: 完全被同学们打败了,他们说不烫,我咋感觉又烫又硌又疼

Q&A:等等... ...还有其他有趣的事吗?

有啊,比如又熙老师的表演课。光着脚的智恒,把教室演绎成了专业练功房。

当地黎族的女生,跳起传统竹竿舞时,也都光脚板。

光脚女孩,在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织布课程

三年级的教室门口,孩子们摆放整齐的拖鞋。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写道,当他把蛋糕泡进绿茶所尝到的滋味,就是他打开童年的钥匙。在海南的支教生活,粉笔头们同样拥有这些细腻微妙的记忆。那些在操场上和孩子互相打招呼的画面,阳光晒在皮肤上的温热,脚底感受到的温暖,粉笔头们都不会忘记。

♥雪佛兰•红粉笔计划,致力于改善偏远地区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上汽通用汽车雪佛兰品牌联合主办的公益项目。2006年启动至今,已组织超过1000名志愿者,走过29个省市的90所学校,为30000多名乡村儿童带去了素质教育课程。“用你的眼界,改变他们的视界!”

戳原文,马上报名♥2018年雪佛兰•红粉笔♥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