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一砚三名人 山湖城江七星城”这句话概括了肇庆悠久历史文化和秀丽自然风光。“一砚”便是文房四宝砚之首的肇庆端砚。在肇庆,从事端砚相关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1万人,端砚文化产业实现综合产值近30亿元,端砚已经成为肇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今天上午,肇庆市“中国砚都”迎来专家组复评。肇庆于2004年获得“中国砚都”称号,2009年和2013年两次顺利通过复评。记者从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砚都”复评工作汇报会了解到,肇庆市委、市政府发出铿锵号令,一定要把“中国砚都”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执行会长郭海棠对肇庆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端砚文化产业表示肯定。她说,肇庆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国砚都”形象深入城市肌理,品牌宣传抬头可见,端砚不仅是肇庆市和广东省的重要文化名片,更随着其远销海外而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独特文化名片。端砚传承关键在于人才,肇庆市要进一步带动人才结构优化,加大力度培育和扶持一批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端砚成为肇庆最厚重的文化名片
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节目中,肇庆再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砚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节目评委之一的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说,肇庆端砚和玉器的雕刻小刀境界很高,是城市人文历史的浓缩精华。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肇庆命名900周年。1118年,宋徽宗亲书“肇庆府”三字赐予肇庆。肇庆集结老中青三代制砚艺术家,制作一方重达6吨的纪念端砚。肇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肇庆把纪念命名900周年的载体落笔在端砚上,更说明了端砚是肇庆最厚重的文化名片。
2004年以来,肇庆市委、市政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中国砚都”这块金字招牌,把端砚文化产业作为重要决策部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进行谋划。在每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肇庆市“十三五”规划、《肇庆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大纲(2010-2020)》等重要文件中都将端砚文化产业发展纳入议事日程。
肇庆立法保护端砚石资源
肇庆先后研究制定了《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肇庆市端砚业发展规划纲要》《肇庆市关于进一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配套政策》和《肇庆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奖励办法》,在每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和文艺精品创作上对端砚行业予以重点奖励扶持,为行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查并全票通过了《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肇庆将端砚视为稀缺资源并通过立法实行保护,将可进一步加强端砚石资源的有效保护、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有效促进端砚业的可持续发展。
肇庆以砚村、砚坑、砚岛为主体的“中国砚都(肇庆)端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园”,先后被列入“广东省新十项工程”、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和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的重点文化项目,逐步形成以“砚馆—砚坑—砚村—砚岛—砚园”为载体,集生产、展示、科普、鉴定、拍卖、销售、文化创意、文化体验、文艺创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产业的文化产业集聚园。
“中国砚都”品牌宣传指抬头可见
“中国砚都”深入肇庆城市肌理。肇庆在牌坊广场公园建成了“中国砚都标志物”雕塑、《端州古韵》浮雕,把肇庆城区主干道命名为“砚都大道”“紫云大道”,在多条高速公路设置了“中国砚都·肇庆”的大型户外宣传牌等,不断提升“中国砚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肇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阅江楼、包公祠等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均设立了端砚展厅,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全市建成端砚博物馆、艺术馆、工作室等20多家,收集展出端砚精品近5000件。肇庆投资1.96亿元的中国端砚博物馆目前已动工建设。
端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创作题材百花齐放,端砚大师层出不穷,人才是肇庆端砚持续发展的源泉。肇庆通过实施“西江人才计划”等培育措施,培育出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复合型人才。
制砚人才数量居全国最多
据统计,肇庆现有各类端砚人才697人,其中: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理论专家)3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58人;市级制砚名师、非遗传承人、技术能手66人;高级工艺美术师96人,中级、助理级工艺美术师400余人。郭海棠介绍,作为“中国砚都”的肇庆,各类制砚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制砚名区榜首。
另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入选第十一、十二批西江拔尖人才6人。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省级技师工作站2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5家,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19家等人才培养载体。
肇庆推进端砚行业传统师徒传承模式向正规学校教育转变。广州大学自2012年开始,开办端砚方向研究生专业教育;肇庆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端砚方向工艺美术专业本科、专科学历教育,迄今已有200名学生顺利毕业。
温馨提示
今天(11月1日) 21:45,CCTV-10《探索·发现》播出手艺第八季——《砚出端溪》探寻传统制砚技艺的精妙绝伦,喜欢端砚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哦!
【记者】马喜生
【见习记者】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