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凝聚民心育新人 文明实践谱新章”——越秀区白云街东湖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仪式暨羊城街坊学堂活动在东湖新村社区文化广场举行。越秀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入驻东湖新村社区,扎根基层、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
社区舞台涵育文明风气
活动现场,在《街坊学堂》的歌声中,东湖新村社区文化广场洋溢着欢歌笑语。面对这样的场景,居住在这里的社区居民并不会感到陌生。“东湖新村不时就会举行文艺表演,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更是不少。喜欢热闹的人,绝对不会感到无聊!”居民邵阿姨笑着说道。
在东湖新村,社区文化广场是开展社区团队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的场所。社区从党员兴趣爱好为切入点成立功能党支部,热心党员带领社区居民组建健身、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16支社区团队,通过每年举办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东湖睦邻节以及日常丰富的功能党支部活动,社区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径成为居民展示才艺、健身锻炼的最好平台。“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带动广大党员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社区治理工作也能更顺利地开展。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倡导社区文明风尚,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让居民感受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东湖新村社区党委书记何绍儿说道。
40年老小区焕发新时代活力
在东湖新村社区党群服务站内,一整面改革开放历史文化照片展示墙记录着这座幸福小区的发展历程。东湖新村在广东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奇色彩经久不褪。这座筹建于1979年的小区,开创了中国内地多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第一个引进港资开发的住宅项目。
当年,李庆符时任东山区城管局局长,是东湖新村的建设者之一。活动现场,他与街坊分享了东湖新村的建设过程。“当时面对缺少资金、市政配套设施落后等情况,我们通过采取引进外资合作建设的模式建设了东湖新村,解决了当时的住房困难问题,还探索出一条房地产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四十年前,我们赢在敢于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东湖新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今天越秀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落户在这里,幸福小区的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李庆符感慨道。时至今日,他仍经常被邀请讲述当年引进外资和建起国内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的经历,在这面历史文化墙前为年轻党员讲授党课、重温过去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
多年来,东湖新村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在党建引领下,东湖新村积极探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在社区文化广场的众睦亭,象征着“四合”精神——“合心、合力、合群、合法”的四色logo如一朵四瓣花;左右对联上书“共建幸福家园”“共建美好生活”,与十二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映衬,展现出东湖新村社区独特的精神文明风貌。
深耕社区基层工作二十余年的何绍儿与大家分享道:“我们通过‘三引’,即党建引领、政策引领以及居民自治引擎,将‘四合’精神贯穿于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区健康驿站,开展专家义诊、健康管理等服务;开设加装电梯服务站,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努力解决群众‘上楼难题’等等。”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资源
活动现场,越秀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近年来东湖新村社区在开展居民服务的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并引入社会各界资源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如社区党群服务站,既是居民群众活动场所,更是服务党员群众的场所、社区党建的阵地。改革开放历史文化墙、党建学习一体机,为政策理论宣讲营造了良好氛围;居民可以到“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反映社区问题、在党群议事厅共同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出谋划策;社区图书室藏书涵盖党建、家庭、养生、历史、文学、国学经典等上百种图书,深受居民欢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服务站负责加装电梯统筹、会商、服务、政策指引等相关工作,为居民提供便捷直观、清晰易懂的宣传和专业的指导……
健康驿站,是白云街和东湖新村社区联合白云街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共建“健康服务先锋行动”的重要阵地,内设检查床和基本医疗检查仪器,并引入全自助体检仪,可测量身高、体重、体温、体脂率、血压、血糖等多项身体健康指数,还有智能化设备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体验。以健康驿站为驻点,这里还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健康咨询、义诊服务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
接下来,东湖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立足于“四合”社区文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健康驿站、体育健身径、社区图书室、社区文化广场,融合文明宣讲、教育文化、家风宣传、健康卫生、社区文艺、科技法律科普等功能设置于一体,将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引进社区,形成一站式文明实践功能布局,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居民对社区治理、精神文化的需求,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记者】冯艳丹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