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这两天广州最火“网红老街”新改造规划出炉!未来骑楼街将变这样

广州政府网
+ 订阅

这两天,位于荔湾区老城区的永庆坊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它位处的西关老城区恩宁路,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岁月的痕迹,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成为广州历史城区文化旅游新名片。

永庆坊的复古建筑。

永庆坊属于恩宁路改造的一期项目,如今已经成为老建筑换新颜注入新活力的代表,“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未来将如何继续改造?

恩宁路保护利用规划及其详细设计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将以骑楼街街道空间提升为第一步实施工作。此外,经过多年探索,广州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共建共享的四种活化利用模式。

改造二期工程用地总面积11.37公顷

住建部将广州列为2018年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荔湾的历史文脉,提升街区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荔湾老城的历史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创新力,荔湾区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列为试点地区,组织开展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的项目编制工作。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以骑楼街街道空间提升为第一步实施工作,项目成果现已完成并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拟计划与保护利用规划同时上报市文管和名城委审议通过后,区政府组织实施。

恩宁路改造二期工程范围包括了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用地总面积11.37公顷。

这意味着,始于2006年的恩宁路改造,继2016年一期永庆坊项目之后,将在二期内完成整个片区的更新。

考虑建长租公寓吸引年轻人重回西关

本次进行详细设计的上海本伍德工作室,这也是多个新天地项目的设计团队,该工作室希望将恩宁路项目打造成继上海新天地、佛山岭南新天地之后的新天地3.0升级版。

区别于过去以商业为主的新天地项目,恩宁路二期改造项目中居住仍然是重要内容。荔湾区城市更新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保留了部分不拆迁的原有居民住宅外,考虑用一些已经征收的地块建低层的长租公寓等,吸引更多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群重回西关,不只是做物质形态的更新,更要做人口结构、社区文化的更新。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恩宁路改造二期项目至少需要3年以上,街区的大格局才会得以呈现。

一期改造项目永庆坊成“网红打卡点”

阳光斜着身子从青砖房的屋顶滑落,铺满光滑的麻石小道,慵懒的小猫惬意享受静好岁月;满洲窗、趟栊门、油纸伞……恍惚间,西关小姐摇着锦扇从眼前款款走过——这里是永庆坊。

微改造后的永庆坊焕发新的活力。

航拍永庆坊。

作为广州第一个旧城微改造项目,恩宁路“永庆大街”在微改造后变身“永庆坊”,这是一次不动声色却彻底的转身。

永庆坊的老建筑有了新生命。

永庆坊,李小龙祖居。

和永庆坊紧挨着的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沿茘湾涌南、北两岸布局,最终形成中心大水庭配合六组别院的院落格局。

粤剧艺术博物馆内的建筑和园林,构建出一个非常精致和谐的空间。

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吸取岭南庭院“连房广厦”式布局的精髓。南岸园林建筑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晚沙湖,边界上的建筑采用合院式布局,错落“别院声歌、普天叹曲、梨园种声、銮舆载乐、吉庆别馆、琼花畅曲”六组院落空间。中心庭园引荔湾涌水进入场地,占总用地面积12.8%,广阔的水面使建筑群沉浸于一片氤氲水气之中,犹临仙境。

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的粤剧表演。

广东省中小学生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资料图片)

同时西园之内各个园林小院,水畔、山石间、曲径回廊、涌边、桥头、榕树下都可以作为粤剧私伙局的表演场地,整座博物馆为粤剧传承营造出最大可能的戏曲空间。

广州已公布721处历史建筑

目前广州已公布五批共计721处,正在推进后续批次历史建筑认定工作,还预先保护了3000多处传统建筑。并对已公布的566处历史建筑建立了保护对象档案,设置了保护标志。已批复保护和修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项目累计121宗,总建筑面积达17.23万平方米。

对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广州市国规委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广州逐渐形成了历史建筑共建共享的四大活化利用模式。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

例如农林上路14号,在历史建筑修缮咨询服务团队的帮助下,由承租方对该建筑进行合理修缮,成为集办公、展览、媒体发布等多功能复合的创意空间。

创新产业导入模式

例如馨园,原为民国第一位警察署长的宅邸,由民间资本介入将其租下,对建筑核心价值要素进行妥善保护,重新布局现代化电水设施,融入现代岭南风味元素,引入特色民宿、文化艺术、会议商务等新产业。

盘活工业遗产模式

例如交通部四航局船舶修造厂旧址,改造成为“广州之窗商务港”艺术中心,实现艺术中心与集团总部办公、商务会馆、高端游艇码头及江景主题公园等复合功能于一体。

成片保护利用模式

例如恩宁路永庆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改造模式,政府出让所持物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吸引社会企业投资运营。据统计,改造后建筑的租金提升了2倍左右,吸引大量文化创意等机构入驻,成为广州历史城区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永庆坊。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