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松山湖生物技术产业投融资发展论坛暨两岸生物基地生物产业基金启动大会”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是由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综合运营商——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组织,联合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深圳鼎锋明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同主办。
东莞市政府顾问、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生物技术行业协会会长宋涛,ICH E19工作组组长、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计划责任专家张丹博士,深圳鼎锋明道总经理陈正旭,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以及一批投资机构、银行的负责人及代表,还有基地的生物医药企业等100余人共同出席本次大会,一起探讨东莞生物企业的投融资路径,期望整合业内技术、市场与资本资源,促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
会上,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鼎锋明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两岸生物基地生物产业基金。
据介绍,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人民币,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基地的产业集群优势,投资并引进优质医疗健康项目,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本的合作共赢。
“前期我们将主要考虑投一些准上市企业,同时也不排除投一些研发型项目。”宋涛表示,这次设立的生物产业基金,一方面将重点支持基地生物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希望通过资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项目和专业团队,加速基地的发展。
在当天的活动上,为更好的服务好基地生物企业,让更多企业了解生物医药市场、投资及融资方法,主办方还安排几位行业专家在不同领域进行专题演讲。
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张丹博士,在会上做了“ICH环境下的生物医药投资”的主题演讲。ICH是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2017年5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为该会正式会员。张丹博士就国家政策、国际国内药物申报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在现在的机遇和挑战下,给生物医药企业在团队、开发、政策等方面给出了权威建议。
生物投资领域的专家陈正旭博士,介绍了两岸生物基地生物产业基金的基本情况,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资本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国际国内政策、环境进行了阐述,并在投资机构的角度阐述了生物医药投资的细分领域、投资策略,分享了投资案例,将为在座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今后面对投资机构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浦发银行是最早在松山湖高新区成了科技支行,这次在大会上,邹丽珊副行长为在座的生物技术企业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在银行创新融资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手段的选择。
同时,本次论坛安排项目路演,为投资机构和生物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平台。
据主办方透露,这次总共报名接受广东睿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无线穿戴式动态体温监测系统项目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项目、广东铱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地中海贫血症项目、东莞西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CRO项目、免疫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项目等10余个融资项目。
为让每一个融资项目都有机会,主办方台上安排部分项目进行路演,与专家、投资人现场对接;台下安排专门洽谈室供投资机构和项目进行一对一沟通与交流。现场就有投资机构对项目展现浓厚的兴趣,项目的发展前景获得专家认可。
2012年底,东莞市政府正式决定建设“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在松山湖战略布局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经过5年多的发展,东阳光药业、三生制药、众生药业、普门科技、现代牙科、博奥生物等300多家生物项目落户,园区生物技术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有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逐渐成长,生物产业的公共配套也不断完善,在全国生物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今年,《东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还明确提出,到2025 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生物产业是东莞大力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未来东莞将推动生物产业朝着更高更优方向发展。松山湖管委会也于7月31日正式发布生物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提速松山湖生物产业发展速度。
宋涛表示,举办本次活动,希望更好的推进基地生物产业发展,让企业了解投融资市场,规范公司管理及运营,为下一步融资做好充分准备;也期望通过本次论坛让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投资机构接触,希望促成双方达成合作。
接下来,基地和生技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营和服务能力,为生物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泛、更专业以及更完善的产业服务。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度融合,东莞松山湖生物产业将大有可为。
【记者】黄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