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都江门 醉美乡村”采风活动首站来到棠下镇良溪村。在南宗绍兴元年(1131年)有罗氏贵祖,带领97户不同姓氏人家,从南雄珠玑巷辗转迁徙至此,繁衍生息,至今873年。
地点: 蓬江区棠下镇北面约2公里。
良溪古村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清代到建国初期的建筑,有贞节牌坊1座,祠堂2间,五部堂一间,韫石堂,雕楼2座,护村墙,名人故居4间,古民居若干座等。
◎打卡推荐
节孝流芳牌坊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良溪良中,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具体出处尚待考究。牌坊建在良中一条通往良东村的小巷旁,由红砂石及青砖砌成,正、背面中央最高处有红砂石浮刻“圣旨”“恩荣”两字,两块石均浮刻有“节孝流芳”四字,左右两边刻有“乾隆元年丙辰冬吉日立”“旌表节妇罗门吴氏”上下款。
牌坊的顶部是用砚壳灰浮塑的整齐边花,古牌坊前有一堵青砖围墙和一扇门,据说是其后人子孙为保护牌坊所筑。
罗氏大宗祠
罗氏大宗祠是良溪最大的祠堂,也是罗氏的总宗祠。每年清明节都有3万多罗氏后人来此祭拜。宗祠始建于康熙46年(即1707年),咸丰10年重修,占地面积为243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进,建筑结构为硬山式,山墙搁檩,抬梁式木结构,前后三进皆为13架梁,层面船脊布瓦,绿琉璃剪边。
该祠体量较大,饰件和构件保存较完好,且祠内有碑文详细记载始建年代和重修年代,对研究江门地区乃至岭南建筑及地方文化源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罗氏大宗祠,2004年已被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雕楼和护村墙
雕楼、护村墙是良溪南北的两个进出入口,都有一座雕楼,南的叫镇南楼,北的称镇北楼。雕楼用水泥、砖石砌成,呈圆柱形,高6米,墙体厚50厘米,两座雕楼耸立在村的南北进出口的闸门旁,雕楼约建于民国初。
村民为了防范外来的骚扰,使用了多种护村的办法。工程最大的要数村后半山腰连绵不断随山形而建的护村墙,墙厚50厘米,高2米,长约1公里,至今留下来未塌的有600米长,墙体用砖、石砌成,留有箭孔。
据说曾有外村村民想来良溪掠夺、闹事。村中派人分守入村口和护村墙,使他们未能得逞,所以村中建筑几百年来几乎没有受过什么破坏,依然保留着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
罗氏柑普茶工厂
游古村,品名茶。罗氏柑普茶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为清代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现仍保留全手工制作的工序。柑普茶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将新会柑洗净后,去肉留皮,手工填茶后,将天然晒干。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我们的手工柑普茶。”罗沛贤柑普茶加工场负责人李慧娟介绍。
【图文】张泳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