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机器人会翻跟斗!”、“走!去球场玩鸡蛋撞地球!”、“来!比比谁的废纸撕得长!”……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从25日开始,惠阳半岛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放眼望去,校园内到处是比拼的赛场和展示的舞台,来自该校各年纪各班的同学们纷纷参与到第三届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动手实验感受科学魅力,学习科学原理。
在开幕式活动上,来自惠阳航模运动协会的科普小组走进校园,为同学们献上了航模飞行表演,同时,还有来自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同学们的现场快板表演《半岛科技节》、科技时装秀《我的科技梦想》。
本届校园科技节以“展开想象翅膀,放飞创新梦想”为主题,同学们各展所能,各种废旧物品在大家的精心打造下,制作成了一件件别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同学们还充分利用身边普通的矿泉水瓶、牛奶盒、纽扣、报纸等物品制作成了花朵、折纸、帽子、火箭等花样众多的小作品。
一些不起眼的废旧品,经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加工创作,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科技作品:小玩具、小用品、小模型、小工具、小器材、小教具等。伴随着小作者的解说,评委们了解到每件作品的创意和制作的过程及用途,在场的每一位评委老师都被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折服。
除了创意作品展示,本次校园科技节还延续了一系列竞赛活动,如一年级分会场举办机器人表演、小小纸飞机、巧手撕废纸、趣拼七巧板等,二年级分会场的机器人模型搭建挑战赛、纸火箭比赛、纸青蛙、不倒翁、水浮船等,七年级分会场的鸡蛋撞地球、纸牌摩天轮、机器人模型现场体验活动等。
创意无限趣味足,不过,本次校园科技节上,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现场特设的“客家草药文化进校园”展示体验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该校7年级的多位同学们,在指导老师黄汉珍的带领下,摆放了“客家草药浴方实物区”、“客家草药药膳品尝区”等展示区,一边向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同学们讲解自己实践所学的客家草药知识,另一边,还亲手煲制了由自己采摘的客家草药为原料的车前草凉茶、狗肝菜绿豆汤等,供家长和同学们品尝。
指导老师黄汉珍告诉记者,“客家草药文化进校园”展示体验区源于今年9月启动的“惠州客家草药文化的调查与推广实践活动”,展示的也都来自于项目组30位同学历时一个多月的调研成果。
“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是有缺失的,从培养综合实力的人才出发,我一直在积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学生了解社会打开一扇窗。”黄汉珍老师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理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朝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方向努力!
学习应当源于生活,这是黄汉珍老师主导这次“惠州客家草药文化的调查与推广实践活动”的一个初衷,目的也是让学生为传承及推广自己家乡特色文化尽一份力,同时培养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来自该校7年级3班的宋晨雪是此次30人实践小组的成员之一,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活动中,她和同学们实地走访了惠阳中医院的医生、中草药铺专家等,学习到了许多客家中草药知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学会煲车前草凉茶还是跟学校保洁阿姨学的,生活处处都是知识呢!” 宋晨雪说。
在展示区现场也颇受家长和同学们欢迎的,还有狗肝菜绿豆汤,“这道草药汤是我们客家人家里十分常见的汤饮,但在药典里并没有记载,今天带给同学们品尝的(汤)就是我跟外婆学的!”实践小组的学生队长李馨婷说,目前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她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攥写实践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惠阳半岛学校还在校园里专门辟出一块地作为“客家草药种植园”,黄汉珍老师介绍,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将自己搜寻到的十种客家中草药种在了园里,既方便学校所有的同学们一同参观学习,也让这次实践活动在校园“落了地”。
黄汉珍老师透露,此次“惠州客家草药文化的调查与推广实践活动”将参加今年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争取通过惠州市级比赛后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前由其参与指导的“探访吉他文化、助力吉他之乡”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就拿到了全省大赛的二等奖,希望今年的项目也能取得好成绩。
【记者】张昕
【通讯员】周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