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汕头市龙湖区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
汕头市华侨历史学会
承办单位
汕头市图书馆
讲座时间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15:00
讲座地点
汕头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注:无需门票,免费进场)
陈韩星
汕头市艺术研究室原主任,国家一级编剧。汕头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汕头市华侨历史学会顾问。
主编和参与编纂《潮剧年鉴》《潮剧志》《近现代潮汕戏剧》等潮汕历史文化出版物40余种。《蝴蝶兰》(合作)1979年获广东省专业戏剧创作剧本一等奖;《大漠孤烟》《巴山夜雨》先后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金奖。《大漠孤烟——陈韩星歌剧作品集》《心海微澜——陈韩星文论集》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讲座内容简介
读书,除了一般所说的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审美品位、陶冶品格情操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创造。如果一个人只读书,不创造,那就无异于一座书橱。
一、把握知识的制高点
与此相反的两个最好的例子是毛泽东和饶宗颐,而且他俩都与唐代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有关系。
读书妙诀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通”字。把握“通”的原则,就是要把握知识的制高点。所谓“制高点”,指的是学习者有一种将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的空间想象力,一通百通。像毛泽东、饶宗颐这样,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都与善读书、善思考、善创造有关。
二、创见、创新与创造
观念比具体技法更重要。就学术领域而言,从读书到创造,大约要经过这样三个层次:首先是要有创见,其次是要在研究方法和内容表述上力求创新,在此基础上最终才能完成创造。
1.创见
创见就是独到的见解,创造性的见解。艾芜在《对目前文艺的一点感想》中说:“一个文艺工作者,最怕没创见。”所谓有创见就是既读书而又不尽信书,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去读书。
2.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3.创造
创见和创新的直接成果就是创造。创造就是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对于学术和艺术范畴而言,就是著书立说或创作文艺作品。
三、拥有创造力的人才,一个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
一个民族,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思考层面和创造层面上,那它的复兴已有希望;反之,如果它的文化敏感带集中在匠艺层面和记忆层面上,那它的衰势已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