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原校长认为没法给小学生教《红楼梦》,听完一节课怀疑变佩服

深圳大件事
+ 订阅

“我都不敢想象把《红楼梦》讲给小学生听,要我讲我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初闻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进入小学生课堂,深圳大学原校长、曾写出16万字《红楼讲稿》的章必功表示怀疑。

岗厦小学语文老师刘恋讲红楼。

章必功。

10月24日,福田区小学语文“红楼启蒙”课程专题工作坊暨深圳市肖绍国“诗画语文”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第七次活动在园岭实验小学举行。章必功应邀出席,旁听了两节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小学语文课。在“低龄段”的小学课堂教授“高难度”古典文学现实吗?现场章必功并给出了他的评价与建议。

将古典名著引入小学课堂

曾在三生石畔、潇湘馆中,如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故事被搬到了小学生的课堂中。据了解,深圳市肖绍国“诗画语文”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9月。小学“红楼启蒙”课程便是工作室的研究活动之一。“红楼启蒙”课将“香菱学诗”、“黛玉幽居”、“三生石畔”等原著内容融入其中,并以“诗画语文”教学特色打通文字与画面的通道。园岭实验小学校长肖绍国认为,文本中的许多细节,都能给小学生母语学习及作文写作带来帮助。

现场,岗厦小学语文老师刘恋带着六(5)班的孩子们阅读《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三生石畔》(节选自《红楼梦》第一回“黛玉还泪”文字),从神瑛侍者对绛珠仙子前世的灌溉之恩,读到黛玉对宝玉今生的还泪之情。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应声以对,在读书交流中,孩子们一改对黛玉的固有印象,从而对黛玉的性格特点抱有慈悲的宽容,产生了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随后,肖绍国带领六(3)班的孩子们为现场观众带来《潇湘馆》这节课(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黛玉幽居”文字)。课上,肖绍国带领同学们潜入黛玉幽居潇湘馆的心境之中,回归母语,领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境界。

章必功:建议以红楼专题进课堂的形式呈现

听课结束,章必功评价自己也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界大开。章必功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把《红楼梦》引入小学课堂。一直以来,章必功认为“学生年龄越大越好讲”,而今天看到这个形式,红楼梦可以这样讲,他表示佩服。

他进一步评价道,红楼课程进小学,从大方面,是落实文化自信的表现;从学校的语文教育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与创新。同时,章必功也认为,《红楼梦》文本中可直接用于小学课堂的内容有限,并为诗画红楼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提出建议。他表示可以采用红楼专题进课堂的形式,趣谈人物姓名、成语、俗语、诗句等,向同学们讲解其中故事。

活动最后,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今天的活动构建了一个场,是“红楼”的场、是教育的场、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是可以深度地、真实地看到孩子成长的场。“今天的两节课不单传授知识、传播文化,这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还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生长。”

南都 记者 贺如妍 通讯员 颜慧敏 张卫红 张盈莹

编辑:戴越

记者

点击头像查看记者作品

贺如妍深圳采编中心记者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