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单丛茶叶、潮州红肉沙田柚、饶平狮头鹅……10月22日上午,众多“潮”产品穿越400公里,现身“全民齐参与,消费助扶贫”中山市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
现场,中山驻潮州各村扶贫工作队把他们的产业扶贫项目成果集中展销,吸引众多中山市民前往购货。这不仅是一场潮州特产的集中展销会,更是中山驻潮州各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分享会”。
引导村民修路建园“谋福利”
“这些单丛茶叶都是种在海拔600多米高的枕头岽山上,以前是崎岖难行的山路,现在可以骑摩托车到达枕头岽山顶茶园,因为通机耕路了。”现场,大涌镇驻饶平县饶中村工作队负责人叶高生在跟顾客分享自己在潮州的扶贫故事。
说起饶中村的发展变化,叶高生津津乐道。叶高生介绍称,大涌镇驻饶平县饶中村工作队深知“路通财通”的道理,他们引导村民自愿参加修路,仅投入大涌镇自筹资金12万元,就修建总造价约36万元的29条茶园机耕路共12多公里,惠及300多户茶农。
现场展销的单丛茶叶正是他们与当地“输血+造血”的成果。原来,大涌镇驻饶中村工作队向村合作社投入1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由村合作社与饶平县枕头岽高山茶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山茶示范园”项目,项目规模约360亩。
2017至2018两年内,该合作社每年从茶园向有劳动力贫困对象发放红利人民币12万元;在2017至2026年10年期间,该合作社合计提取100万元向有劳动力贫困对象发放红利。10年后与饶平县枕头岽高山茶种植有限公司按股权占比收取的收益分红归饶中村村集体所有。该项目既扶持培育壮大本地茶叶产业,也达到贫困户脱贫增收可持续性及村集体稳定收入的目的。
“特色种养业+旅游”实现经济增收
“饶中村枕头岽生态茶园项目”是中山市对口帮扶潮州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大力推进潮州特色种养业、电商、旅游、产销对接等扶贫方式,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和特色品牌。如东凤镇投资120万顶厝村生态旅游项目、东升镇投资西山村82万元大棚果蔬种植项目、古镇镇投资200万五祉村单丛茶种植项目等。
其中,东凤镇驻顶厝村工作队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紧密结合,投入120万元扶贫资金参与村内的“食来运转”生态园项目发展。该生态园主要有体验蔬果采摘、野炊烧烤、农家饭店、特色住宿等多样化项目,按照每年10%的收益,其中90万为贫困户专项资金,可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900元,30万元为自筹资金,可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万元的收益;同时投入扶贫资金15万元利用该生态园发展黑山羊养殖项目,由32户有劳力贫困户认购,然后由生态园统一饲养管理,预计每户可创收3500元。
而东升镇驻饶平西山村工作队则实施现代农业大棚种植+乡村旅游项目,项目前期投入资金105.89万元,建设种植基地45亩,其中大棚12.5亩种植菜椒等农产品,带动全村向农业+乡村旅游方向发展。目前该项目菜椒种植已于8月底进入育苗阶段,9月底移入大棚种植,11月底可产出收成,预计每年利润50万元,可直接带动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约3.5万元收入。
【数读】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16年4月,中山市开始定点帮扶潮州市潮安区4个镇、9个相对贫困村,饶平县14个镇、29个相对贫困村,中山市选派81名干部组成1个驻县工作组38个驻村工作队进驻潮州市,实施“输血+造血”式帮扶。
至目前累计实施扶贫项目645个,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特色产业项目73个,解决就业创业934人,2016年政策兜底脱贫632人、2017年完成预脱贫2393人、2018年预脱贫647人。
【见习记者】纪金娜
【通讯员】韦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