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调研|世界级湾区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粤港澳大湾区
+ 订阅

夜幕降临,从太空俯瞰粤港澳大湾区,环绕珠江口的是一幅由无数灯火组成的极其绚丽璀璨的灯光分布图。

在这片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由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庞大城市群,7000万人口规模,大陆和岛屿海岸线总长3201公里,拥有世界级规模港口群和广阔经济腹地。

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香港、澳门也分别迎来回归21周年、19周年的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能够为“一国两制”提供什么样的创新实践?

8月15日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指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被提到了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创新的战略高度。他建议,广东一定要站在全国的高度,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新时期,党中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赋予广东的历史使命。

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不久前,2018年胡润财富榜出炉,粤港澳大湾区再度成为“造富”基地——居住地在大湾区的企业家共有404人,占比达21.35%;在百富榜前10里,企业家本人及企业总部落户在大湾区的占6席。

与之呼应的是,今年7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企业总数达到了20家,比去年增加3家。而世界500强榜单一向被视为衡量对比企业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上述两份榜单的变化,释放出全球经济地缘版图变化的最新信号。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年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值。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约10万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7.58万亿元,增长7.9%,香港、深圳和广州GDP均突破2万亿元。

昔日“世界工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珠三角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6∶42.1∶56.3,逐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一衣带水,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相互间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这种密切合作已深度融入每一个领域。

据统计,2007年,香港回归后的第一个“十年”,广东服务业实际吸收港资比重仅为33.67%。到了2016年,该比重达76.36%。香港成为我省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2017年粤港服务进出口5666.89亿元,同比增长32.12%,占全省比重达46.62%;同时,粤澳服务进出口358.78亿元,同比增长19.9%。

内地首家港资银行异地支行、首家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首家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首家港资独资医院……在CEPA先行先试的政策春风下,广东与港澳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大幅提升,“北上发展”成为更多港澳青年和专业人士的职业选择。

早晨,从香港出发来到深圳出席论坛,随后回到香港的办公室参加会议;下午,在深圳拜访了客户,晚上回到香港的家中……对于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廖宜建而言,一天之内4次过关、两趟往返的粤港跨境生活已习以为常。加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为广东人才升级注入创新活力。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建设人才合作示范区。“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和“海外专家来粤短期工作资助计划”共引进青年人才49名、海外专家58名,其中来自港澳地区的人才超过半数,每年港澳来粤工作人员超过20万人次,居全国首位。

去年底,广东出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依托“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打造“中国硅谷”,形成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全面支撑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超过江苏跃居全国首位,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3项指标均排名第一。

三地携手,粤港澳大湾区正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大湾区发展优势

2017年的最后一天,历经14年筹备、建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具备通车条件。“港珠澳大桥打通了三地互联互通的‘任督二脉’。”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说。

2018年5月25日,虎门二桥建设再传捷报:被誉为“世界第一跨度钢箱梁悬索桥”、跨径达1688米的坭洲水道桥顺利合龙。至此,虎门二桥两座超千米级主桥均顺利贯通,向2019年上半年通车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运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这标志着香港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不仅连通广州、深圳、香港这三个高速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龙头城市,还将香港连接至首都经济圈和长三角区域,有助增强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以口岸为节点,由轨道、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跨界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极大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粤港澳可以说是“强强结合”,共同创造了“世界工厂”的奇迹。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重新认识新时期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使命,以开放思维、世界眼光看待问题,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未来,低产值的产业将很难在粤港澳大湾区生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说,早期到珠三角投资的港商,利用的是内地庞大而低价的劳动力优势,如今环境设施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唯有努力推动转型升级,才能生存下来。他建议,大湾区要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法律、教育、医疗等港澳专业服务业的开放或合作,提升整体产业层次。

今年初,广东省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创新专项小组,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探索建立合作机制,推动粤港澳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贸易通关、营商和生活环境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

“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要更好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将我们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大湾区的建设优势。”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丽新集团主席林建岳认为,要发挥香港自由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开放、出入境相对开放和简易、采用普通法制度、以中英双语为法定语言、与国际商业市场完全接轨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比肩世界三大湾区,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人才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将爆发出“9+2>11”的乘数效应。


◆粤港澳三地说

林建岳  吴伟洪 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单涉及一个湾区经济的规划,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大湾区发展规划与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规划一致,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定位值得三地高度重视。这也再次表明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支持,极大鼓舞了香港各界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信心。

我们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将三地独特性转化为优势,是大湾区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高质量、高起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未来,香港要发挥自由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开放、出入境相对开放和简易、与国际商业市场完全接轨等多方面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大湾区建设的优势。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丽新集团主席林建岳

马有礼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进并实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央对港澳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最大的支持,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特区行政会委员、澳门泊车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有礼

蔡冠深  吴伟洪 摄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充分融合了三地优点,既有世界最完善的制造业,也有全球最自由的贸易港口和国际金融中心。各个核心城市应注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要把“两制”的特色与湾区各中心城市的优点发挥好。

要理顺体制机制问题,三地需采取有效措施共同畅通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特别要下决心解决大门已开、玻璃门未开的现象,带动更多港澳年轻人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走向全球。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

【记者】吴哲 王佳欣 刘倩 南方网记者 何静文 

【策划统筹】谢思佳 吴哲

编辑 李啸啸 张西陆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