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科考日记①|绝美预警!这里是西沙,我们的蓝色国土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编者按

90年前,中山大学推动和参与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以科考行动捍卫国家主权;90年后,中大科考队接棒前辈学者,重返西沙展开为期39天的科考活动。南方+派出两名记者亲历科考过程。

今天起,南方+开设西沙科考日记新媒体栏目,连载西沙科考见闻,敬请垂注。


沧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涛。此日征南将,安然渡万艘。

南海诸岛是我们古老而神圣的国土,其中最为璀璨的一串珍珠,正是西沙群岛。1928年,在中山大学的推动下,一支科考队乘海瑞号军舰赴西沙群岛考察,这是我国首次对西沙群岛进行的科学考察。

今年,南方+记者跟随中大科考队重返西沙,以科考行动捍卫国家主权,记录下这片蓝色国土的美丽瞬间。

北礁(北纬17°05′,东经111°30′)

北礁全景。

北礁位于赵述岛西北41海里,是永乐群岛北端的一个椭圆形环礁。环礁长约6.5海里,宽约2.6海里,低潮时部分露出海面,高潮时也有个别点礁出露,波浪冲击,其声远处可闻。

北礁风景虽美,但浪急、暗礁多,古今不少船只在此触礁遇难,是西沙群岛北部著名的险区。

1980年,北礁上建起一座9米高的单闪白光灯桩,属于永久性太阳能灯塔,能照耀十海里远,提示船只躲避。

北礁在低潮时几乎完全被海水覆盖,因此没有人类居住,也就没有手机信号。在这里,中山大学科考队度过了“与世隔绝”的8天。

七连屿-赵述岛(北纬16°58′ 东经112°16′)

赵述岛一角。

赵述岛是西沙群岛中宣德群岛的七连屿之一,为纪念明朝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得名。岛形状近圆形,岛长600米,宽300米, 岛呈东北-西南方向延长,面积0.22平方公里,为七连屿中第三大岛。

赵述岛是七连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三沙市七连屿管委会就建在赵述岛上,这里也是西沙群岛最大的渔民聚居地,岛上的常驻渔民有五六十户。

赵述岛领海基点是我国于1996年5月公布的77个领海基点之一。

领海基点石碑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宣誓主权的重要标志。领海基点是计算领海、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的起始点。

领海基线由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基线往外延伸12海里即为领海的外部界限;基线往外延伸24海里则为毗邻区的外部界限。

部分科考队员在赵述岛码头广场合照。右二、右三为南方+记者。

中大人类学系副研究员刘莉在赵述岛上调查渔民群体。

七连屿-西沙洲(北纬16°59′,东经112°13′)

西沙洲位于赵述岛西部约3海里,是一座正在扩大中的沙洲。

在南海上,白天的阳光太过猛烈,长时间工作下人容易中暑。为了研究西沙洲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科考队员星夜乘小艇登陆,在西沙洲上通宵工作,日出后才返回。

西沙洲的夜。

中大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专职科研研究员李冠华(中)带着研究生通宵工作。

 等待数据的同时,3位科考队员与南方+摄影记者一起玩起了“自拍”。

七连屿-北岛(北纬16°58',东经112°18')

北岛,又称“长峙”或“长岛”,与赵述岛隔海门相峙,其间礁盘交错,危险性很大,只有西南角处可以登岛。

北岛素有“海龟天堂”的美誉,岛上有一处海龟保育基地,救助、繁育了大量海龟。南方+记者登岛采访时,基地中还有一只正在接受救治的玳瑁。

东岛( 北纬16°40′, 东经112°44′)

 

科考队员在东岛上采集昆虫。

东岛是一个珊瑚岛,陆地面积1.66平方公里,岛有野牛、野猫、野狗,还有50多种海鸟,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东岛是海鸟的天堂。1980年,中国在东岛建立了以保护红脚鲣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中国位置最南的自然保护区。

南海风光。

随后,中大科考队还陆续登上永乐环礁的甘泉岛、金银岛等,开展多学科综合科考。9月1日,全体科考队员安全回到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完成了这场90年后的“西沙约定”。

【记者】钟哲

【图片】董天健

【校对】符如瑜



编辑 麦小华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