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拟规划港珠澳大桥深圳支线,未来跨珠江口通道有望达11条!

南方+ 记者

说起深圳的对外交通,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够通畅?

不过,事情马上就要发生转变了!

深圳拟谋划港珠澳大桥深圳支线、深珠公铁复合通道、外环高速西延跨珠江口,未来跨珠江口通道有望达11条

深圳还将推进深汕铁路(深圳到深汕合作区)建设,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深圳将谋划深圳至南宁高铁连接贵广、南广铁路直达大西南

西丽、机场东枢纽将于今年内完成规划研究成果,连接深圳东部与机场的轨道交通33号线拟延伸至中山、惠州、深汕合作区

深圳已开展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将考虑纳入多条地铁线

这些消息来源于10月17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召开的2018年市长领衔督办提案办理协商会

这一会议聚焦今年市长领衔督办的《关于做好交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市交通体系的提案》(含1件主提案和9件子提案)办理情况,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回应。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也参加了会议。

陈如桂表示:

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市民切身利益,关系城市长远发展。深圳对交通体系优化建设已经作出系统规划,将努力把深圳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世界级集装箱航运枢纽和区域城际轨道交通枢纽

未来,深圳的定位是: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与香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门户

航运

港深携手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强化深圳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争取深圳前海自贸区口岸功能向周边内陆港延伸,

实施“自由贸易港”战略,将深圳港打造成为自由贸易港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航空

深圳机场将与香港、广州机场协同发展,建成亚太地区知名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加快第三跑道和推进T4航站楼建设,打造机场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另外还将发展通用航空,谋划深圳第二机场,研究在深圳东部地区建设水上机场

城际铁路

珠江东岸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的“三横四纵”城际通道体系,在既有的穗莞深城际、港深西部快轨、深惠城际、中虎龙城际、深珠城际基础上,研究新增中深惠、深莞、深广中轴、深汕等城际通道。

将协调推进港深西部快速轨道规划建设,超前研究布局新的跨界交通设施,新增南澳专用口岸。

深圳交委表示,深汕铁路衔接广汕铁路与东南沿海客专的衔接已获省里同意,进一步协调深汕铁路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国家铁路

加快推进深茂铁路、赣深客专、广汕高铁,研究新增深圳快速直达长三角、湖南、广西等方向的高铁线路

西部方向:

谋划深圳经玉林至南宁高铁通道并连接贵广、南广高铁,实现与成渝地区和西南地区快速直达

北部方向:

规划新增广深第二高铁,经广州知识城、东莞中心区、深圳南山前海地区,衔接谋划中的深圳经广州至长株潭地区的湘粤第二高铁通道。

东部方向:

新增350公里时速的沿海高铁通道,近期将推进深汕高铁规划建设。

新增深圳至河源或梅州新线路,与正在规划的杭广湛高铁衔接后形成珠三角地区经海西经济区快速直达长三角地区的新通道

跨珠江通道。

深圳将谋划深珠公铁复合通道(与深珠城际共通道)、港珠澳大桥深圳支线、深圳至中山城际、深圳至珠海城际、预留外环高速公路西延跨江规划。

从图中看出,未来深圳可利用的跨珠江口通道有望达到11条,还用担心虎门大桥堵车吗?

道路建设进度

今年确保完成南坪三期、石岩外环、丹平一期北延等8个项目,力争妈湾跨海通道、梅观市政化南段、盐龙大道、绿梓大道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力推进坂银通道、深华快速路、春风隧道、坪盐通道等26个在建项目建设,推进望海路、梅观市政化北段等项目可研编制和大鹏大道、月亮湾快速化等项目初步设计、概算编制等前期工作。

枢纽布局

近期构建“三主”(深圳北站、西丽站、深圳站)“三辅”(福田站、深圳东站、深圳坪山站)

规划预留“五主”(深圳北站、西丽站、深圳坪山站、机场东站、深圳站)“四辅”(深圳东站、福田站、平湖站、光明城站)

西丽站作为国家铁路主枢纽,赣深高铁、深茂铁路车辆将在西丽站始发终到,已明确西丽动车所选址于塘朗山

按照深圳市的规划,机场东站将承担深茂铁路、预留广深第二高铁的始发终到功能,深圳市将继续争取将机场东站规模做大,完善功能,将机场东枢纽打造为世界一流的站城一体、空铁联运、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功能枢纽,

城市轨道

深圳组织开展深圳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中,已规划33号线为东部至机场快线。33号线起于机场北(T4)枢纽,经机场东、龙华、李朗、大运、坪山站至坑梓,并且两端均预留延伸条件至中山、惠州、深汕合作区,其中,大运至T4枢纽约50公里,旅行时间约30分钟,龙岗中心城至机场约40-45分钟。

22、25、33号线的建设时序是现场各位委员的关注重点。深圳市发改委也表示,22、25号线尚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暂不具备纳入轨道近期建设规划的条件。不过,深圳已启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新一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待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取得批复后,发改委将对相关线路予以研究尽快推动项目。

道路布局

2018年完成不少于100个拥堵节点改善工作(上半年已完成60个),至2020年全市新建及改扩建自行车道不少于1000公里。2018年建设不少于8000处自行车停放设施,探索地上、地下立体多元自行车立体停放设施。专项开展龙华-福田、南山跨区自行车道可行性研究,选取80个重点片区开展综合整治,重新分配道路路权,着重完善片区慢行环境。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深圳的对外交通要开挂了?

规划的落实成果和进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陈熊海

编辑 李定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