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工矿精神发布以来
得到市民网友好评
也受到了中省媒体的点赞
那么
若是能打造一个工矿文化小镇
更是为韶关工矿精神再添一笔!
......
下面跟着小编走进
位于浈江区花坪镇的
原广东曲仁矿务局总部看看
花坪镇地域轮廓呈花坪状,俗称花坪。原省属大型煤矿曲仁矿务局总部设于境内,一直是广东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工业基础厚实,经济繁荣。2004年全省煤矿关停后,其繁华远逝,风光不再,渐成被世人遗忘的普通小镇……
位处花坪镇辖区的曲仁煤矿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成为广东省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拥有职工近两万人,5万多人口。其时的花坪镇,商贾云集,车来人往,经济兴旺,商业繁荣,是远近闻名的“煤炭重镇”。而如今却跌宕起伏变成“门前冷落鞍马稀”。
沧桑历经,铅华洗尽
花坪镇的风光不再固然让人伤感喟叹,但让人欣慰的是,矿工吃苦耐劳工矿精神已深深扎根在花坪人心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曾经为全省煤炭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花坪人,在经历了一阵时期的阵痛、迷茫之后,如今重拾信心,雄心勃勃思谋做一篇大文章,这篇大文章的题目就是:将花坪镇打造成工矿文化小镇。
“打造工矿文化小镇是弘扬韶关工矿文化精神,树立韶关文化自信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于我们花坪镇来说,更有利于擦亮品牌,提高知名度,改善基础设施,助推招商引资、兴旺旅游等,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花坪镇党委书记吴永亮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
浈江区副区长彭荣华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花坪镇打造工矿文化小镇,有抓手、有优势、有条件,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发展攻略,可操作性强,绝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更不是天方夜谭海市蜃楼。
他们的想法与民盟韶关市委员会不谋而合。民盟韶关市委员会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在今年8月16日召开的韶关市民主党派负责人暑期座谈会上,提出了将花坪镇打造成广东工矿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议。
如此看来,将花坪镇打造成工矿文化小镇不是花坪人的一厢情愿,而是在一定层面上产生了共鸣的结果。若能如愿以偿,花坪镇将成为广东省首个工矿文化特色小镇,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不言而喻。
那么
花坪镇思谋做这篇大文章的底气
究竟从何而来
他们准备如何谋篇布局
这篇春秋大文章呢?
这是小编的疑问
想必也是大家所想得知的答案
花坪人思谋欲做的这篇文章不可谓不大
底气来自不可多得的条件优势。
首先是区位条件优势。花坪镇是市辖区乡镇,位置优势,交通发达,可通过公路、高铁、飞机等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到珠三角城市,带动珠三角旅游团。“特色小镇与大丹霞旅游景区连片成形,对环丹南部片区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有积极作用。”花坪镇镇长吴根平自豪地说。
而从自然资源来看,花坪镇也优势明显。其辖区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4.01%。此外,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辖区内有韶关第三大水库——西牛潭。水库以自然人工湖湿地为主,拥有众多支流,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珍稀濒危物种重要的栖息繁衍场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花坪镇打造工矿文化小镇,有厚实的“绿色屏障”作为依托。
这些条件优势,自然成为花坪人敢于书写这篇磅礴大文章的底气。
资源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工矿文化历史
作为原省属大型煤矿曲仁矿务局总部所在地,花坪镇打造工矿文化小镇可谓是“近水楼台先观月”,其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是其它地方所无以企及的。
曲仁矿作为当年广东省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在2004年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相继关闭停产煤炭生产,退出煤炭行业后,在花坪镇辖区内留下了大量闲置的工厂、工业广场、居民楼房、电影院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原曲仁矿进行棚户区改造,花坪镇矿区留下大量可利用资源,这些都具有深深的工矿历史印记。为下一步老矿区的发展留下不可忽视的先天优势。
“花坪镇提出打造工矿文化小镇,与韶关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韶关工矿文化精神是相契合的,这也是花坪镇打造工矿文化小镇的抓手。”彭荣华言简意赅地说。
更为重要的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工矿精神一直在花坪人身上传承。老一辈矿工为煤炭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青春热血,他们的后一代也有让花坪重焕青春活力、再铸辉煌的激情与信心。记者在采访中接触了一些老矿工。这些曾经为全省煤炭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人们谈起过去的奋斗岁月时,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花坪目前归于沉寂的现状,他们呈现焦虑,更充满希冀,渴盼花坪能脱胎换骨重现当年的风采。
“我以前在矿上干了20多年的活,可以说把一生都给了矿上,当年那种工作激情是你们无法理解的,当年花坪镇的那种热闹繁荣也是你们所无法想象的。现在时代变了,矿井关了,花坪镇也显得有些萧条了,可我们老矿工的根还扎在矿上,心还留在这镇上……”年近七旬的老矿工陈伯动情地对记者说。他的儿子陈先生告诉记者,“父亲一直不愿意跟我们去珠海居住,他说他喜欢住在镇上。我们知道,他心中藏有挥之不去的矿山情结。作为矿工的后代,我们也理解尊重父辈的这种情结,我们也希望花坪镇能够重振雄风再现繁华,也愿意为之作出我们的贡献。”陈先生真切地说。
这对父子的话语道出了花坪人的心声。
任重道远,盼各方支持
打造工矿文化小镇,花坪镇是认真的,也是在积极行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花坪镇在就如何打造工矿文化小镇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这些规划包括建设矿山文化博物馆、特色小街、国家湿地公园等等。
“当然这些规划目前还只能说是一种雏形,只是局限于我们镇的视野来考虑,如果真正要实施,肯定还要从更高层次来进行规划……”吴根平实话实说。
的确,打造工矿文化小镇,说之容易行动艰难,单靠花坪镇的力量,那是有限的,难以为继的。实事求是地说,花坪镇打造工矿文化小镇,目前只是有了一个题目和众多杂乱的素材。这篇大文章的结构框架如何组织,素材如何去粗取精,内容如何充实丰满,如何铺纸落笔?……这一切,都还没有细致明朗化,尚需上层的高屋建瓴。
“我们向社会传达我们打造工矿文化小镇的想法,表达我们的信心、决心,就是想让花坪镇重振雄风,再铸辉煌。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想法能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让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吴根平非常诚恳地说。
花坪镇精心谋划的
打造工矿文化小镇这篇大文章
能否如愿完成?
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魏生革 张伟杰 特约记者 郑烁
编辑:朱海雯
责编:巫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