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饥饿禁食减肥,一周减8—10斤,这所名医院减肥方法让你心动吗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以往看病去北上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谈起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市民王女士有着这样的感慨。

改变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圳近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弯道超车”,而其中,便离不开“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以下简称“三名工程”)。

2014年,深圳推出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国际化医疗中心,为市民提供更高水平医疗服务。

10月14日,深圳市卫计委举办第三届“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公众开放日,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以及媒体组成的“参观团”现场感受“三名工程”的成果,体验深圳医疗的新模式。

“中山系”优质资源弥补医疗洼地

提起深圳的医疗卫生事业,原特区内外的不平衡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不过,这样的情况如今却有所改变,通过“三名工程”,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弥补了曾经的洼地。

光明区是深圳的西北门户,今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正式营业,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广州中大附属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目前中山七院已引进了26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医疗骨干,拥有高级职称人员85名,致力向深圳市民提供与广州中大附属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此外,医院日门诊量已突破700余人次,累计开展各类手术1000余台,其中三四级疑难手术占比近七成。

以消化医学中心为例,汇聚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医疗专家和科学家,如国家级领军人才、著名胃肠外科专家何裕隆教授,著名胃肠外科专家张常华教授等。消化中心以胃肠肿瘤等重大疾病为主,开展了各种类型的高难度手术,手术质量的标准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齐。

只喝中药就能减肥

中山七院不仅开展各种高难度手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疗法。

活动现场,中山七院中医科开展的“无饥饿禁食疗法”吸引了众多市民。

“无饥饿禁食疗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禁食疗法,我们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带领团队用十年时间创立并完善。”中山七院副院长,中医科主任秦鉴教授介绍道。该疗法特指一定时间,比如2—21天内,不摄入普通的食物,饮用足量的水分,利用自身储备的能量物质支持生命运行。

据介绍,“无饥饿禁食疗法”主要靠服务用中药,只要一个礼拜,就能瘦个8到10斤。

社会办医满足多元需求

社会办医一直以来是深圳医疗事业发展的特色,在开放日的第二站,便来到了位于福田的卓正医疗。

卓正医疗在深圳创立,是一家以医生团队为主导、由专业行政团队运营的医疗集团,其服务涵盖内科、妇产科、儿科、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门诊手术、个性化体检等,目前已经吸引一百二十多位来自协和、北医、复旦、中山、华西、湘雅和海外的中青年医生全职加入。

走进卓正医疗,“安静”、“温馨”是市民最大的感受。在齿科中心,孩子们可以一边看着卡通,一边接受治疗。

“以医疗中心为例,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儿科、儿保、内科、妇产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营养科等,全部采取预约制,每位客户的就诊时间为20分钟,每位医生每天最多接待24位客户。”卓正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能提供中文服务之外,卓正医疗还还提供日、韩、英等多国语言的医疗服务,外籍客户占三成。

此外,卓正医疗里还有不少“黑科技”,比如率先从美国引用了iTero牙齿3D扫描仪,利用该仪器的扫描技术,现场就能画出牙齿的3D模型,不需要传统的石膏取模,患者也能有更好的就诊体验。

此外,在活动现场,市民还体验了防范儿童侵害项目。

“为什么孩子遇到了侵害事件,往往不愿意主动告诉父母,也没有呼救呢?”活动现场,专业教师姜雪为市民上了一场活生生的现场课。女孩在上学路上被其他同学索取零花钱、在家里被迫和叔叔亲吻……面对这些现实场景,姜雪表示,首先就要让孩子学会说“不!”。

2016年起,卓正医疗就率先将ICAP(防范儿童侵害国际项目)引入中国,两年多来,每年有近3000名儿童及家长接受培训。

下一步将实行“靶向引进”

伴随着“三名工程”,深圳市民的就医体验正在改变。

以往,在深圳2.4%的病人去外地就医,其中大部分是肿瘤病人。去年3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正式启用,深圳终于告别没有肿瘤专科医院的历史。通过北京、深圳两区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快速带动全市肿瘤学科的发展,医院影响已经辐射到港澳及东南亚。ﻩ

未来“三名工程”将有什么新举措?记者了解到,今后,根据深圳人的疾病谱和就医需求,“三名团队”引进也将更“精准”。

未来深圳将主要面向谋篇布局、解决“痛点”、提供公共支撑等几个靶标实施“精准引进”。在引进方式上,采取先确定团队方向靶标和引进团队靶标,再由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竞标的方式来组织,既保证“精准引进”,又调动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

在人才建设方面,深圳也计划对医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进行分层次培养,3年内培养200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400名学科骨干、600名青年学科后备人才。

此外,目前深圳正在研究制定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分层次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力争到2022年建设一批高水平医院,有3—5家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行列,并打造成具有鲜明湾区特色、国际化登峰医院打造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鲜明湾区特点及国际化特色的登峰医院。同时,利用10年时间,将深圳三级甲等医院数量翻一番。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深卫信

【摄影】朱洪波


编辑 文海燕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