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以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首任会长准备这么做

南方+ 记者

▲戳上方视频

2018年是我国迈入改革开放第四十个年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这一领域,东莞正在加速抢跑。

10月11日,在广东省质监局、东莞市质监局、东莞市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各镇街、相关协会、企业专家的见证下,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举行了成立仪式,广东青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勇当选为首任会长。

据了解,促进会旨在协助东莞各产业建设先进标准化体系,促进各产业健康、规范、快速发展,以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东莞社会组织的“精品”和“名牌”。 目前,促进会共有会员单位 72 家,其中会长单位 1 家、副会长单位 15 家、理事会单位(含会长与副会长单位)21 家,监事单位 1 家;设顾问 2 名、荣誉会长 5 名、专职秘书长 1 名。

“团体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意义何在?成立促进会后,对东莞市企业的发展有何帮助?带着这些疑问,南方+记者的采访了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首任会长曹志勇。

记者:“团体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意义何在?

曹志勇:首先,团体标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的《标准化法》赋予了团体标准以法律地位。尤其是涉及产品功能、性能的产品服务等标准,鼓励民间力量组织自行根据市场需求去制定、发布团队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可以说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比武台。企业如果不参与,不积极,将在接下来的竞争中陷于被动。

以往,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国家标准,企业往往更多被动执行,较少关注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技术目标。而有了充分体现了行业标杆的团体标准,有助于企业抱团发展,公平有序地竞争也能掌握产业的优先话语权。联合诸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能有效避免不对称竞争。也就是说,大企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都认可,这一标准不光只有大企业能做到,而是大部分企业稍微努力一点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才有意义。

此外,国际贸易中,标准也是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产业、装备走出去的“先手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场,标准化建设方兴未艾,而这正是包括广大莞企在内的机遇。“譬如一些非洲国家,他们正在大力地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很多产品都需要进口,但到底进口哪些、用哪些标准?譬如,在建筑装饰材料方面,我们就了解到尼日尼亚等国家面对世界各国无数产品与标准,很难选择,不知道用哪种合适,就算都进口中国的,也同样鱼龙混杂、标准不一的问题。这时候他们非常需要有机构能帮助他们一起确定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来进行把关。

记者:促进会成立后,主要工作有哪些?

曹志勇:近期,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用“团体标准+认证”力推我市优势产业集群腾飞,譬如在模具、LED等领域率先发力,解决目前产业与标准融合不够紧密等诸多顽疾。

以横沥模具为例。横沥镇早在2009年就注册了“横沥模具”的集体商标,但在这一商标开发利用上存在瑕疵。“要让诸多横沥的模具企业共同使用这个商标,譬如在各大展会上打出或者在市场上使用,每个企业、产品都用上统一的LOGO,就需要有一套共同的标准规范与认证,即做好横沥模具的团体标准。我们现在就在跟横沥政府沟通合作这个事情。

未来,促进会将拓展三大业务:第一块是标准领跑方面,主要包括在会员所在的行业制定和推广急需的标准;继续办好《标准 产业》杂志,将其办成会刊,作为促进会会员交流和对外宣传的阵地,还有引导消费者通过标准了解产品与市场、推进标准与合格评定、产品认证等业务。第二块是开展战略咨询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标准化需求评估、竞争与决策咨询、产业标准化策略、企业标准化战略等。第三块是在优化培训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开展标准化战略、标准与管理、标准与品牌、标准与质量等方面的宣讲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

另外,我们还会将促进会打造成“产业之家”,从“市场”“技术”“合作”“治理和结构”“专家和领导人”“财务、效率和DASI大家庭”等六个维度发力,目标是关注新兴市场和技术,拓展受众,第一时间对市场预期需求做出研判,在产业领域开展并主导东莞企业间的协作,提出支持、评价和改善东莞产业结构的解决方案,协助创建示范性企业和建立可持续运行的机制等。

记者:请您举个标准对于企业价值体现的例子?

曹志勇:以青筑科技在标准领域得到了一些市场展现举例,青筑科技在与国外公司一起竞争保利国际的订单过程中,因为“标准”而取得了胜利。

与国外公司相比,青筑科技还是一个司龄较新、品牌知名度较低的企业,本来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是,我们公司产品的质量具有优势,并在竞争过程中将标准展现出来。青筑科技的产品所有标准与国外公司相比具有优势,另外在产品稳定性上也有体现。我们当时也承诺保利国际,青筑科技的所有产品可以在现场进行抽检,也可以去第三方检测公司检测。在现场的抽检中,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确实优于国外品牌,另外价格体系也优于国外的品牌。最终,我们拿下了订单。

拿下了订单后,也发生了“小插曲”。最终,我们也是通过标准解决了问题。当时有一款瓷砖胶(室内瓷砖粘合剂)的产品,在使用后,瓷砖发生了掉落现象。施工方认为是瓷砖胶的问题,而我们坚信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最后,通过第三方检测,通过产品标准对比,发现是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在瓷砖胶中掺入杂质,导致瓷砖掉落。产品有明确的标准体系,才能明确了施工方和青筑科技的责任归属,如果产品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可能处理的结果是施工方和青筑科技“各打五十大板”。

【见习记者】施美

【视频拍摄】施美

【视频剪辑】李玲

编辑 李玲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