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中国杂技金菊奖!深圳这个艺术团用47种扇子创造出震撼的魔术秀

南方+

提到扇子,你会想到什么?

《红楼梦》中侍女的圆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羽毛扇?

亦或是《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扇子还可以这么玩~

罗湖辛宽魔幻艺术团将扇子作为魔术表演的道具,

编排了一个具有传统中国风的现代魔术——《扇之梦》,

并夺得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

中国杂技金菊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杂技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文艺专业奖项,

是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项。

10月4日晚,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大赛闭幕式在深圳欢乐谷举办。

由罗湖本土魔术师辛亚飞主演的魔术节目《扇之梦》成功摘“菊”。

罗湖区辛宽魔幻杂技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

是深圳市最早获批成立的魔术专业团体,

创作节目屡屡荣获国内、国际的大奖。

如《扇韵》,荣获国家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奖魔术大赛金奖;

2011年美国世界魔术大会荣获杰出金牌奖;

世界魔术联盟亚洲冠军大赛中荣获冠军,为中国夺得唯一一个亚洲冠军。

辛宽魔幻杂技艺术团的发展,只是罗湖区近百个民间文化社团成长的缩影。

近年来,罗湖区非常重视民间文化团体的培育,

通过项目支持、资金扶持、人才援助、场地提供等多种方式,

扶持民间文化社团发展,

实现文化领域的共建共治共享。

目前,罗湖已有近百个文化社团,

包括刚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老年组金奖的罗湖区和之声合唱团;

从罗湖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金凤凰女子合唱团;

作品获国家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巡演足迹遍布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仕达皮影文化艺术团等明星社团。

作为“80后”的年轻魔术师,

辛亚飞有着先天的优势。

他的父亲辛之宽是技工出身,

是一位集魔术节目创作、道具制作、舞台表演于一身的魔术界“通才”。

在父亲的影响和指导下,

辛亚飞4岁就开始登台表演,

6岁时,辛亚飞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获得了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部、国家少工委颁发的“全国小能手”称号。

现在,辛亚飞和父亲运营着全国首家民间魔术师俱乐部

——深圳魔术师俱乐部,

平日里散居深圳不同地方的魔术师和魔术发烧友们都会汇聚到这里,

会员们还时常在街头进行表演,

普及魔术知识,

传播魔术的魅力。

按照父子俩的计划,

这里将每周举行一次公开的魔术表演和魔术爱好者交流活动,

让魔术的光芒惠泽到每一个喜欢它的人。

天猫双十一策划马云变飞机时的合影。

10月10日,他们又一次从罗湖出发,

启程飞往多伦多,

将在深圳创新国际文化节与加拿大电影节再次登台献演,

继续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

在强手如林的高规格赛事中,

为什么《扇之梦》能够脱颖而出?

辛亚飞表示,因为《扇之梦》是独一无二的,

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深圳的科技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

创造出了新奇震撼的视觉表演。

“扇子是一种很少见的魔术道具,

但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是我们选择扇子的主要原因。” 

辛亚飞介绍,在《扇之梦》中,

他们一共使用了47种大小不同的扇子,

其中部分扇子还被杭州的伞扇博物馆作为珍品收藏。

在《扇之梦》种,

有一段辛亚飞非常得意的表演,

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让扇子在空中飞驰并转弯,

非常具有魔幻色彩。

为了实现这一效果,

辛亚飞团队做了无数次试验。

“深圳是一座科创之城,

我们希望在魔术表演也要融入深圳特色,

《扇之梦》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撰文】祁觊

编辑 祁觊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