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四成供港蔬菜来自这个电子产业信息名镇!镇委书记罗晓勤告诉你石碣“独门秘笈”

南方+ 记者

全国首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集聚了东莞30%以上电子信息企业……石碣镇电子信息产业屡屡刷新了记录,是实至名归的。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光环下,外界或许没有关注到石碣另一个重磅级产业,能以电子信息产业相提并论,那就是供港蔬菜。不可思议的是,石碣耕地面积只有4000多亩,却发展了1个农产品食品出口国家级示范区、1个国家级加工示范基地和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石碣每天供港900多吨,年出口量接近30万吨,占香港进口蔬菜四成份额,是广东省供港蔬菜总量的60%,数量相当惊人。

石碣镇委书记罗晓勤

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如何借力资源整合,成就了举足轻重的供港蔬菜基地?日前,石碣镇委书记罗晓勤接受本报采访,揭秘石碣独特的做法。

△点击上方看视频

形成出口加工点120多户

其实,石碣发展蔬菜种植是有渊源的。石碣历来重视蔬菜种植及加工流通的工作,早在2000年,东莞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已将石碣蔬菜、麻涌香蕉、万江花卉列为东莞市政府“三大”重点农业推广项目。

即使石碣蔬菜列入“三大”重点农业推广项目,为何如今能够做到供港蔬菜占香港进口蔬菜四成份额,是广东省供港总量的50%?

那么,石碣如何形成供港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效应?是一条怎样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罗晓勤说:“石碣耕地面积只有4000多亩,却基本形成了优势农产品种植加工产业集聚群和完善的批发流通体系。自2013年底顺利获得了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石碣稳步推进示范区的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示范区内蔬菜出口已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带动并监管场内出口加工点120多户,每天供港900多吨,年出口量接近30万吨。”

石碣是从一个农业镇迅速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城镇,人口众多,并且城市化水平较高,如今绝大部分都是从事非农行业。在此背景下,石碣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理应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石碣发展供港蔬菜产业,依靠的就是创新。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简称“润丰”)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是集供港蔬菜加工、蔬菜批发、物流储运、电子商务及质量检测为一体的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国际蔬菜专业市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供港蔬菜基地。

以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为载体,石碣顺利获得了“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润丰采用了类似“飞地经济”的模式,加快外拓。至今,润丰拥有供港蔬菜备案基地100多个、供莞蔬菜基地40多个,遍布内蒙古、云南、广西等11个省份,种植总面积近30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0万余户。

“持续落实农业品牌战略。”罗晓勤说,以“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为示范区平台,以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引领,港澳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示范区发展模式,做好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巩固石碣全省最大供港澳蔬菜出口加工基地的地位。

转型,正是石碣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罗晓勤说,石碣未来要发展的农业,是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下,依托城市、适应城市且满足城市多功能需求,并能提供远高于传统农业附加值的一种特殊现代农业,是区别于传统种养殖农业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为此,石碣发展生态景观型、体验参与型、旅游休闲型农业,延伸产业链;坚持产业升级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促进旅游与农业生产、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檀香岛农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元化发展经营,积极培养发展家庭农场,打响擦亮石碣作为“广东省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镇”这一牌匾。

与此同时,石碣致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用地良性流转和高效集约,促使分散低效的耕地逐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石碣还统筹优化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投入,促使该镇农业生产与加工、商贸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擦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石碣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群,集聚了东莞30%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共有500多家,其中有台达、泉声、铭冠、东聚等规上电子企业93家,是全国首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而石碣每年的电子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也在80%以上,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在这些数字的背后,石碣也对电子信息工业的现状有一丝隐忧,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

“经济发展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高端水平,只能在提升质量效益上做文章,只能走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的路子。”罗晓勤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企业“工匠精神”,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切实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为此,石碣积极创新体制,构建高质量新格局,以今年东莞市委一号文和石碣镇委一号文为统筹,致力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竞争力,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

“就要抓住这次‘新东风’,探索高质量发展。”在罗晓勤看来,石碣的条件、特点与基础,也决定着石碣必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石碣正在强化智能制造,构建现代经济新格局。当前,电子产业高度集聚作为石碣镇经济体系的一大特色,也是石碣谋求更高水平发展的优势所在、底气所在。

目前,石碣成功争取到广东省质量监督电子信息配件检验站落户,并推动华科城•石碣创新科技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促进中道创客工场成功创建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罗晓勤说,要大力落实今年镇党代会提出的“借助东莞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的契机,大力打造独具石碣电子产业特色和优势的智能制造零配件供应链”的重要战略,进一步改善石碣电子制造企业的经营水平,以“创新驱动”丰富产品类型,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坚持强链扩链,进一步擦亮石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的品牌。

规划建设8个连片改造片区

在石碣看来,“聚焦生态宜居,全面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据悉,自2011年至今,桔洲村、涌口村等10个村委会开展了一系列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创建工作,市镇村三级都投入大量的资源,对整体环境及市政实施进行升级改造。

罗晓勤说,石碣在构思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围绕滨江风景带的建设,打造“一线两带四节点”。石碣拥有东江特色的滨江风景带,由18.2公里的东江岸线环抱,为此将利用水生态元素来提升村庄环境品质。

为此,石碣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推进截污管网工程建设和内河涌整治;深入推进大气、土壤、固废污染治理,加强土壤生态修复;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淘汰一批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企业。

记者了解到,“一线两带四节点”的城乡空间格局:“一线”是指围绕东江岸线,打造东江美景;“两带”是指石碣两个主要干道“崇焕路”和“滨江路”沿线一带建设成为示范道路;“四节点”是指位于“两带”上的四个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挂影洲产城融合综合体项目、石碣旧村改造项目、光明路商圈升级项目和上升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市级节点的水南唐洪示范区,近5000亩。

“近期,石碣‘三旧’改造8000多亩,其中工改工3000多亩,2017年已办理了6个“三旧”改造项目,2018年规划建设8个连片改造片区,共约3700亩。”罗晓勤透露。

如果说“聚焦生态宜居,全面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效果,那么“创新发展机制,推动镇村形成统筹发展格局”便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时下,石碣的农村和东莞广大农村一样,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存在着“过度的资源开发、不合理的建设规划、粗放型的产业发展”等新问题。

罗晓勤说:“转型发展的倒逼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准确把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病因’,规划制定农村新时期统筹发展得力措施。”

为此,石碣多管齐下,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进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创新,引导村(社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技术产业、都市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为招引优质企业打造更大的载体,推动旧工业区改造升级,探索新型运营模式。

如何盘活闲置资金投入经营受到关注。石碣开通镇村统筹渠道,通过直接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三旧改造”、园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具有稳定收益的项目;拓展资本经营渠道,引导银行、证劵、信托等金融机构,为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股权型项目。

石碣同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全方位严格监管,通过完善交易平台运作机制,并探索成立村级“参事会”,充分发挥外出乡贤、地方人才、辖区企业家等人力资源作用,为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记者】何建文

编辑 薛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