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什么是职业功效学
工效学与职业工效学
工效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研究范围很宽,涉及到认得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研究与工作有关的内容称作职业工效学。
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和设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工效学常见疾患有哪些?
1.下背痛
最常见的一种肌肉骨骼损伤,一般呈间歇性,严重发作时可丧失劳动力,间歇期数月至数年不等,不发作时症状消失且能进行正常活动。站姿工作和坐姿工作均可发生下背痛,其中以站姿负重工作发病率最高。背部症状主要包括背部及与背部有关的疼痛(坐骨神经痛),半数以上的劳动者在工作年龄曾患过下背痛。
职业性下背痛发病原因主要有:抬举或用力搬移重物;弯腰和扭转(姿势不当);身体收振动;气候因素(冷、潮湿、受风);重体力劳动;还有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应激、寂寞、缺乏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低)等。
2.颈、肩、腕损伤
主要见于坐姿工作,表现为疼痛、肌张力减弱、感觉过敏或麻木、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只要工作就可立即产生剧烈疼痛,以至于不能坚持工作。
腕部损伤可以引起腱鞘炎、腱鞘囊肿或腕管综合征,主要见于工作时腕部反复曲、伸的人员,由于腕小管内渗出增多,压力增高,正中神经收到影响,严重者还可以引起手部肌肉的萎缩。
颈、肩、腕损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两种或三种损伤共同出现。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特别是不自然或不正确的姿势,例如头部过分前倾,头部重心的偏移增加了颈部负荷;工作台高度不合适,前臂和上臂抬高,肩部肌肉过度紧张;手部反复曲、伸、用力等频繁活动或进行重复、快速的操作。
常见的职业活动主要包括键盘操作者(如打字员、计算机操作人员)、流水线工人(如电子元件生产、仪表组装;食品包装)、手工工人(如缝纫、制鞋、刺绣)、音乐工作者(如钢琴师、手风琴演奏)等。
3.下肢静脉曲张
劳动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的工作,例如警察、纺织工等,如果站立的同时还需要负重,则发生这种疾患的机会就更多。这种疾病随工龄延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常见部位在小腿内上部。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后感到下肢及脚步疲劳、坠胀或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水肿、溃疡、化脓性血栓静脉炎等。
4.扁平足
工作过程中足部长期承受较大负荷,如立姿工作、行走、搬运或需要经常用力踩动控制器,可使趾、胫部肌肉过劳,韧带拉长、松弛,导致趾弓变平,成为扁平足。
扁平足的早期表现为足跟及趾骨头疼痛,随着病情继续发展,可有步态改变、下肢肌肉疲劳、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严重时,站立及步行均出现剧烈疼痛,可伴有胫部水肿。
5.腹疝
腹疝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负重或用力,使腹肌紧张,腹内压力升高,久之可形成腹疝,青少年从事重体力劳动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其中脐疝和腹股沟疝比较常见,其次是股疝。一般无疼痛,对身体影响不大。劳动中突然发生的称为创伤性疝,疼痛剧烈,但很快可缓解或转为钝痛。
6.滑囊炎
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疾患,很多工种都可以引起滑囊炎,尤其多见于快速、重复性操作。滑囊炎可以发生于各种不同部位,如包装工的腕部、跪姿工作者的膝部等。滑囊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局部长期收到压迫和摩擦,这种压迫可以是来自外部的力,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力,如打字员的腕部受力主要是手腕反复屈伸产生的力。
输
看完这些职业工效学疾病,找到自己的病因了吗?尽早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让自己免受疼痛,早日恢复健康吧。
——获取更多职业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微信公众号
统筹:杨 敏
美编:陈惠清 吴晓灵
内容:关键技术室
记得给我们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