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下午,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人潮涌动,在热闹的舞麒麟活动中,丹竹头麒麟馆正式开馆。
众所周知,舞麒麟是客家传统习俗。丹竹头麒麟舞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国时期,丹竹头麒麟队曾一度名噪宝安、惠阳、香港等地,是珠江东岸比较有影响力的麒麟队之一。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丹竹头社区的客家麒麟文化,在丹竹头社区居委会和丹竹头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丹竹头社区麒麟协会于2016年正式成立,并先后添置了各种相关器材,在社区开辟出一块场地供麒麟队员们日常交流和训练。
10月7日,丹竹头麒麟馆正式装修完成,丹竹头麒麟队正式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化的训练场地。麒麟馆面积约300平方米,呈长方形结构,中间大堂是麒麟队日常训练的地方,左边设有办公室,右边则是杂物间。大堂的墙上挂着丹竹头麒麟队成立以来的日常训练和外出交流、访问活动的照片,门口左边内侧挂着四幅师训:习文习武皆勤练,存心存仁任他强;练成棍路好防身,为师为弟莫称能;克己让人非我弱,勤学拳头为谨慎;学仁学义学功夫,尊亲尊师尊教训。丹竹头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罗志斌表示:“希望丹竹头麒麟队以麒麟馆为基地,以麒麟文化为载体,打造一个连接社区老、中、青的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0月7日下午2时,丹竹头社区麒麟馆开馆仪式暨“客家麒麟庆国庆”活动在新装修的丹竹头麒麟馆正式开展。活动邀请了来自香港的胡原发麒麟队、来自东莞凤岗的黄洞岭麒麟队、惠州东江村的东楼麒麟队、坂田的永胜堂麒麟队、坪山的田头社区麒麟队、园山安良五村的龙形麒麟队,以及南湾的南岭麒麟队、沙塘布麒麟队、吉厦麒麟队等在深港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客家麒麟队共同参与。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当每一支来访的麒麟队抵达村口时,丹竹头麒麟队都派出麒麟前往迎接。双方麒麟先是互相靠近,然后翩翩共舞,伏身碰头以示友好。接下来,丹竹头麒麟队派出的麒麟一边舞动一边后退,引导来访的麒麟队进入丹竹头麒麟馆,并在神龛前拜祭。
下午4时30分,丹竹头麒麟队与来访的九支麒麟队一同抵达丹竹头文化广场,在万众瞩目下开展了“客家麒麟庆国庆”麒麟展演活动。一声唢呐带起锣鼓齐鸣,一只只麒麟伴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时而左顾右盼,时而腾空飞跃,时而匍匐前行……为现场嘉宾和观众送上一幕幕精彩万分的麒麟舞表演。现场观众人山人海,鼓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不少居民还纷纷举起手机或相机记录下麒麟队员们的精彩瞬间。
下午6时,丹竹头社区麒麟馆开馆仪式暨“客家麒麟庆国庆”活动圆满落幕。现场观众纷纷给出好评,并表示希望社区举办更多、更大规模的麒麟表演活动。
“丹竹头麒麟舞,自明末清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缩影。但是每个地方的麒麟舞都各有特色,希望在切磋技艺的同时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丹竹头社区麒麟协会会长凌刚儿说。
“一定要让客家文化的精华在时代车轮的砥砺下传承,今年开始,招收了一批年轻人,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训练。”丹竹头社区麒麟协会副会长张英传表示,将会带领好新队员进行专业训练,凝聚老一辈和青少年麒麟爱好者,共同弘扬和传承客家麒麟文化。
【记者】陶清清
【通讯员】卢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