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坛酒是由古时女儿红、状元红演化而来,是父母、长亲对后辈的祝福和期望,演化至今,被称为封坛酒。随着各家酒企纷纷推出封藏和封坛活动,一度是奢侈品的封坛酒,已经不再是新名词了。
业内人士表示,封坛酒集品牌价值、功能价值、收藏价值、投资价值和个性化满足需求,并通过差异性的服务增值,充分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和物质满足的双重要求。同时,封坛酒作为传承传统工匠精神背后的历史,也是传统中国文化在白酒中的具体显现。
酒企纷纷举行封坛活动
从近几年白酒企业选择封坛(封藏)时间看,将传统白酒文化和传统历法择日趋吉避凶的“择吉”文化有机融合,充分演绎了“自古,成大事者均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敬天爱人,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迎接美好未来的期盼。
2018年6月19日(农历五月初六),山东温和酒业集团择黄道吉日生产,挑吉时灌装封坛,首次将白酒文化和周易研究结合在一起,由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白酒大师李克明教授亲自主持酿造,唱响了中国白酒“吉日封坛、吉时开窖”传统白酒文化和传统历法文化传承延续;
2018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初六),江西国宝李渡酒业第五届封坛文化节启动。国宝李渡第40代酿造工艺非遗传承人桂建霞收徒朱栋才、张世山,继续传承祖先留下的优秀遗产的同时,创新发展,将老酒文化和封坛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201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九),中国白酒杰出代表的汾酒,在杏花村举行了“2018汾酒封藏大典”,让三晋文化串联起千年酒脉,传承传统匠心,让世界见证了酒香中的中国传统酒文化。
每一坛封坛酒的背后,无不充满传统匠心精神的传承,而每一坛封坛酒的意义更多的还在于酒之外,封藏的不仅是一坛美酒,更是蕴含着美好祈愿所表达的情感祝福,是承载着对幸福生活祝愿的媒介,随时间流逝,愈久弥香。
封坛酒投资价值不断凸显
封坛酒兴起不过四五年时间,无非是酒企的一种“产品”。“酒是陈的香”说的是好酒储存得当,藏的时间长了,酒质会变得更好。而时下的“陈酒比陈钱好”,则点明了目前白酒作为投资、理财方面的产品属性。
继2016年的229万元、2017年的320万元后,一坛1988年酿造、封藏,并刻有111岁高龄的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总经理谭忠豹联合签名的10L头锅原浆汾酒,以500万元的价格,再创新高,彰显了白酒作为投资、理财方面的属性。
连续举办了四届的李渡封坛文化节,封坛形式也从50斤封坛、60斤封坛、整窖封坛,发展到今天的“千斤坛”,而一个千斤坛,不用三年就可以赚到90000元,而千斤坛的指标在活动开始前,早早就被一抢而空,投资价值凸显。
区别于汾酒和李渡的封坛,温和的封坛则以高频次、高覆盖、高姿态引爆舆论。不同于以往“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品质坚守”的品质价值和“鲁酒典范”的产品价值诉求,再加上“大师亲酿”匠心技艺和“黄道吉日”的传统历法文化内涵,温和酒业愿景规划自封坛诞生的那天起,“生态温和,责任发展”的核心夙愿渐渐浮现出水面。
著名白酒大师赖登燡认为,封坛酒必须选用陈年老窖、固态发酵,不能添加任何的香精、酒精,并且要选用优质酒,酒精度高于50度。特别是密封性一定要好,这个很关键。
封坛酒产品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品质,要历经时间的淬炼。
汾酒是中华酒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清香品质,代表中国白酒首次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名酒的符号。
李渡酒业拥有被誉为“中国白酒文化摇篮”、国宝级古法酿酒“活化石”的中国年代最早、遗迹最全、古董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极富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白酒作坊。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以消费者封坛体验和个性化定制需求为核心的差异化”和“沉浸式体验”的李渡模式,成功塑造中国酒业独一无二的“国宝李渡”品牌和系列产品。
温河封坛酒选用当地优质的温凉河水,以五粮浓香酿造工艺为核心,古法酿造,历经至少5年的时间沉淀,五年蛰伏,一朝芳华,终成一流品质的65度五粮封坛酒,也为温河酒“鲁酒典范”的定位提供了产品价值背书。
中国自古以来即有藏酒传子孙和招待贵客的习俗。宴席之上,一旦出现主人用珍藏的老酒招待,接待规格立刻上升了几个层次。
封坛活动也渐渐成为了酒企的品牌盛宴,是品牌仪式化的必需。不仅传递了品牌价值,弘扬了品牌文化,同时促进了企业年份酒和基酒的储存开发。并且,后续可延展发展空间巨大,文化价值和营销价值极强,成为酒企跨越发展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