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是中国荷花名镇。在南方众多名声赫赫的小镇中,桥头是比较独特的存在,以荷为名,荷风莲韵,宁静而美丽,积蓄着勃勃生机。桥头镇镇委书记莫厚良认为,乡村振兴,在于产业振兴和生态的振兴,进而带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而桥头,应该是风清、城美、民富的样子。
日前,莫厚良书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桥头将采取以点、连线、带面的方式,以推进集体经济转型、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基层组织治理等方面为突破口,着重提升乡村规划品质、特色产业配套以及乡风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荷风莲韵,一座与荷结缘的小镇
花开新时代,桥头别样红。提起荷花,人们不自觉想到桥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千百年来,古人对于莲花的咏叹。莲与廉同音,莲为高洁,这是桥头人爱莲花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6月23日,第十五届东莞桥头荷花节在桥头莲湖亲水平台正式启动,开幕式现场,莲花怒放,辉映着笑脸,人群比肩,人们从远方赶来。此时的桥头,三百亩莲湖及荷花种植基地,数十万的荷花以亭亭玉立的娇美身姿跃于清波之上,处处荷香袭人,此情此景,映日下的荷花与桥头皆是“别样红”。
这是桥头这座小城与荷为伴的第15个年头。荷风莲韵,不觉意间已经成为这座小城的名片。15年来,桥头荷花节不断融入桥头人的生活,普通群众从赏荷发展到爱荷、种荷。这是桥头乡村振兴的一处剪影,呈现着勃勃生机。
关于乡村振兴,桥头书记莫厚良有更淳朴的理解,那应该是风清、城美,民富。以荷为纽带,桥头举办了“荷风莲影”、“荷风过处翰墨香”桥头首届书画作品收藏展、第二届扬辉小小说奖颁奖礼、桥头镇荷花(碗莲)栽培比赛等等集观光游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10多项文艺活动,真正让群众感受其中,参与其中,桥头荷花节真正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事实上,桥头已逐步形成了以莲湖为中心,以铁汉生态农业园、泰德蔬菜基地为框架成规模的生态观光农耕产业园区。
目前,铁汉生态农业园已建成生态农业面积400亩、生产性面积600多亩,形成了农业生产、农业科教、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获评为东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广东省环保教育基地以及全国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泰德蔬菜基地已建成29557平方米植物棚,主产菜心、生菜、益母草等10个品种,年产蔬菜约1500吨,是国内目前跨度最大、单体连栋面积最大的阳光植物工厂。荷花产业园北区规划约800亩地块建设湿地公园,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
“经过15年来的着力打造,‘一湖两花’、‘荷风莲韵’,荷香名城桥头已经名声在外,”莫厚良介绍,桥头以荷花文化为统领,油菜花文化、羊肉美食文化、古村落文化、环保包装文化、莫家拳文化等文化元素为重要补充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桥头”城市旅游品牌建设。
“等你,在桥头。这是桥头的品牌,更是承诺”莫厚良说,“这里不但有春天的油菜花,夏日的莲韵,东江生猛河鲜,传统醇香羊肉,还有这方热土好客的人们。”
城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创建幸福村居
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桥头的“手笔”同样不小。莫厚良介绍,桥头将做好项目统筹谋划,大力推进34个总投资12亿元的项目建设,推动每个村(社区)打造建成1至2个示范项目,让群众尽快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明显变化。年内着手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加大“小山小湖”建设力度,实施“填坑补绿”行动,逐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桥头有望在产业升级与城镇品质提升方面完美嬗变。
“我们重点突出抓好‘三个两’,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莫厚良说,即是抓好“两网”建设:加快路网建设,升级改造镇内旧路,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快水网建设,完善水厂功能配套设施,加快老旧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步伐;抓好“两区”建设:加快镇中心区建设,制订镇中心区建筑立面和建筑风格方案,实施镇中心区灯光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加快东太湖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以完善的配套承载优质项目落户;抓好“两违”整治,加大对在建违法建筑的整治力度,从源头上实行重点打击。
目前,桥头创建了39个文明绿色幸福村居,3个社区公园。加强农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开展农村“六乱”整治,成功创建省文明村1个,市文明村13个、覆盖率达76%,创建国家绿色村庄2个,市生态村14个,建成“小山小湖”社区公园3个,美丽幸福村居5个,正在建设4个。投入14.35亿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保持清山绿水。此外,桥头也积极推进镇内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做好珠岭公园和莲湖公园山体景观改造提升总体规划,提升镇内公园设施及景观配套。
莫厚良表示,结合荷文化,桥头持续打造“一公园一特色一品牌”,重点在石水口莫家拳主题公园、莲湖公园、桥光大道、桥头广场等各类文明创建“示范点”建设中,加大对荷文化的具象化宣传和活动教育,全面打造桥头镇“爱莲倡廉”的文明创建品牌。
民富,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兴镇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减债增收,这是莫厚良书记最关切的事情之一。莫厚良介绍,2018年上半年,桥头镇各村组总负债28628万元,比上年同期31283万元,减少2655万元,减幅8.50%。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份,桥头已经全面完成清退个人集资款,全镇没有高负债村组,资产负债率11%,同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连续11年出现下降。
“这几年来,桥头的村组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社区手中有了钱,我们鼓励有条件的社区用这些盈余的资金,积极探索物业收购新路子,对转移外迁的台资、港资等企业的非集体厂房和物业进行收购,增厚社区物业资产,”莫厚良介绍,桥头镇将进一步探索打破农村传统单一的物业型收租模式,以桥头社区、邓屋村为试点,逐步实现农村由出租经济向服务经济和投资经济转变,拓宽农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民富,一定离不开产业的振兴。莫厚良介绍,桥头将利用临近潼湖科技小镇和粤海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把“桥东工业园”升级为“东太湖产业园”,结合东部产业园片区新的发展定位,统筹和规划园区周边用地,升级园区道路和设施配套,加速“工改工”,利用新技、嘉颐等现有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承接上下游优质产业项目,将“东太湖产业园”打造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节点、桥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东太湖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192公顷,桥头将以“一核、双圈层、四组团”为空间发展格局,结合交通提升、土地整备、容量提升、配套完善以及生态盘活等策略,对东太湖产业园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策略研究。作为“中国环保包装名镇”和“广东省环保包装专业镇”,桥头镇着力以环保包装特色产业为试点,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服务发展新路子,目前全镇共有环保包装上下游企业376家,年产值从2007年25亿元增长至2017年138亿元,增长了5.5倍,占全镇总产值的比重从25.30%上升至35.10%,成为带动桥头镇经济增长点重要引擎。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的同时,桥头镇重点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莫厚良表示,桥头镇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发展基础条件,有效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资金筹措,严格项目管理,加强督查检查,确保乡村振兴三大行动落到实处。
【记者】陈香国
【摄影/视频】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