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有画,有梅江;赏灯赏景,赏故乡

南方+ 记者

每当夜幕低垂,梅城的另一种美,才缓缓拉开帷幕,真正上演。

不同于其他一二线城市的高楼林立,梅城的夜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沿着蜿蜒的梅江,两岸河堤灯光璀璨,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在橘黄的灯晕丛中尽情展示着青春洋溢的身姿,混合着时代的气息,刻下了动人的风情。

——万点灯光夺月光,一弓云畔挂昏黄 【当代】钱钟书

如诗如画大景观

“桥(巧)”穿新衣

广州大桥,横跨芹洋半岛和江南新城,大桥沿线采用黄、白两色的路灯勾勒出轮廓,桥身矗立高大的丰碑,镌刻着“广州大桥”四个大字,以此为中心散开的三角形网面在七彩灯的簇拥下,焕发着夺目的光彩。

梅江、大桥、河堤、高楼,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美丽夜景图。

广州大桥、秀兰桥、东山大桥、剑英大桥……每当黑夜来临,就成了车灯的世界,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车辆飞驰而过,络绎不绝,这就是我们城市蓬勃发展最真实的写照。

“柚(来)”见你

值得一提的是,梅城多处绿雕融入了客家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客家金柚作为城市名片,成为了夜景宝贵的素材。绿植在夜景灯光的映射下,外溢而出浪漫的情怀,与客家文化相互交织,显得更加绮丽唯美。

优雅的线条配上流动的灯光,上演了一场视觉上的交响乐。

月明灯光两相照

(客家博物馆公园一侧的火树银花)

从历史的长河中缓步走来,客家博物馆、梅州大剧院美轮美奂的夜景,是时尚大气的,也是文艺浪漫的,是客家文化和时代艺术在夜与灯的碰撞中盛开的光明之花,一层层的光影在夜色中弥漫,成了新时代观赏梅江夜景的必到之处。

最美梅江小夜曲

夜色弥漫,灯光是长夜下这座城市的主角。无数的彩灯像一颗颗星星从天而降,挂落在高楼上,悬挂在桥面上,跌落在河面上,将波光粼粼的江面包裹成绚丽的舞台。人们笑着、聊着在等下走过,毫不夸张地说,是灯光,给了我们尽情享受长夜的机会。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亮起来,优雅地暗下去,迎合着慢生活的脚步,梅城的灯光美得像一首诗。晚饭后散步,是梅州人最流行的休闲锻炼方式,公园、河堤,在灯光点点装饰下,成为了散步慢跑的最佳场所。尤其是今年新建而成的十里梅花长廊“时光隧道”与河光相映成趣,成为了梅州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人影灯光两清绝 半隐灯光在小桥

 一江两岸的夜景,熠熠生辉。

晚上漫步在归读公园,或是骑行于芹洋绿道,望着江边两岸的夜景,江上装扮着绚丽彩灯的游船缓缓开来,播放着优美的旋律,才会惊觉,这座城,原来是如斯的鲜活。

华灯引客来

灯光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蓬勃商机,给我们的夜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时而动感、时而轻扬、时而激情、时而淡雅,今年来,梅城的亮化越来越好,不仅给沿街周边商业提升了商机,也给市民游客的出行带来了安全便利。

梅城大街小巷的灯光

更为便捷的交通,愈加明亮的照明,吸引着各大企业纷纷入驻,为我们梅城再添不少繁华景致,营造了良好舒适的购物环境。灯光与商业,在这座不夜城里擦出了亮丽的火花。

色彩与光影的交辉,明暗的变化,走动的光势,赋予了一座座静态的景观动态的活力,让山川和河流、街道与房屋变得更加感性、迷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也因灯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触。

海子曾说:“黑夜从大地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30年来,人类文明不断前进,谱就了生动的、百变的光之表演,即使深夜,也不息不宁。七彩的光芒,将空间的远、中、近变得更加立体,也让我们这座客家之乡在夜景里,展现出更加动人的姿态。

【来源】金山街道

【图片】金山街道供图

【撰文】丘晓均,欧阳佳,熊建辉,申健

编辑 蓝单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