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壮观!中秋夜揭阳人“烧塔”祈福生活红红火火

揭阳发布
+ 订阅

在潮汕地区

中秋有烧塔祈福的民俗

它是稻谷节节饱满

家里红红火火

亲朋平平安安的象征

烧塔,部分地方又称之为烧塔仔,是南方诸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农村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

据传烧塔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也有说烧塔之俗,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字条,约以八月十五举火为号,实行武装起义,至今民间流传的"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举火为号传衍至今已成为烧塔民俗,并且多表达"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通过烧塔表达收获的喜悦,祝福生活像圣塔火焰一样红红火火"的含义。

快跟着小编一睹昨晚揭阳这些地方的

烧塔现场盛况~

揭阳产业园

昨晚,揭阳产业园磐东街道北河社区上演了热闹的烧塔民俗活动。当天,北河社区居民早早就搬来砖头、木材等,为烧塔做好准备。傍晚时分,一座3米高的圆塔已在该社区新寨围广场上垒起,塔身上窄下宽,呈圆锥形状,塔底装满了木柴。晚上8时许,烧塔正式开始,相关人员点燃了事先架设在塔里的木柴,没多久,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火焰时而蹿出塔身,时而蹿过塔顶,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周围的群众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场面十分壮观。据了解,北河社区是市级历史文化名村,“烧塔”在这里已有数百年历史。作为一项传统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北河社区“烧塔”也是揭阳产业园“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地工作的张女士每年都会回家过中秋节,她希望这项活动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潮汕传统文化,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沈绵钺 摄

空港经济区

炮台东岭陆

登岗安乐朱里洋

乡村:赏月拜月叙乡情

在我市,传统的中秋节活动,赏月、拜月是必不可少的,在农村地区“仪式感”更强,部分乡村有村民将供桌集中摆放在空阔场地,乡亲们一起赏月、聊天,场面十分热闹。  在乡村,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在中秋节前,都会制作菠萝、莲花和花篮等,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在“拜月娘”的时候看着这些精美的“工艺品”,邻里之间还会相互夸赞,交流制作经验。家住揭东区新亨镇的陈女士一家在农历八月十四这一天便提早准备各种节日用品,做“菜粿”,做豆沙、芋泥“软饼”,采购柚子、杨桃、香蕉、梨、石榴、油柑等各式水果,最重要的是,要按照旧俗蒸几个芋头,或者做一盘香气喷喷的“反沙芋”。

农历八月十五晚上,许多市民在家门口摆上供桌,放上佳果和饼食开始祭月,寄托对来年、对身边事的美好祝愿。家住揭阳产业园霖磐镇的夏女士告诉记者,中秋夜,她和邻居们聚在一起祭月,颇为热闹。大人们在户外赏月聊天,小孩们举着花灯一起玩耍,十分温馨。邻里们喝着功夫茶,吃着月饼和瓜果,聊聊家常,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光。

看完这些你是否也跟着兴奋起来了呢!

这些就是我们潮汕人引以为傲的习俗!

是不是觉得十分有趣呢!

来源:揭阳新闻网、揭阳日报、揭阳空港生活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