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嬷嬷扎针被骂,他往同伴身上扎了上千针,却成了冠军!

广东健康头条
+ 订阅

说起扎针,首先映入脑海里的是《还珠格格》中容嬷嬷对紫薇实施酷刑。但梁绰言对同伴扎针却没有恶意。

21日, 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悉,在2018年世针教育杯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中,该校再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实现三连冠。 多名参赛的学生、教师在数个单项比赛斩获奖项。

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许能贵表示, 目前,针灸是被世界各国率先接受的传统医学方法,全球202个国家中有183个应用针灸。“世界认同中医从针灸开始”,要阐释针灸治病的科学机理,让中医药被更多国家认可。

从针灸小白到全国冠军

梁绰言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从针灸小白到全国冠军,他花费的时间仅不到两个月。

这是自我努力和良师培养的双重结果。他自小在香港长大,幼时生病皆依仗中医,故此对中医药产生兴趣,“只觉得神奇。” 成年之后,他放弃了在香港升学的机会,只身来到广州学习中医学。


梁绰言前脚刚入大学校门, 后脚就加入了针灸医学研究协会。接触久了,他觉得针灸”好玩“ 也有趣。

得知有针灸界的“武林大会” ,梁绰言向校方多次争取,才加入了入训练队伍。 自觉机会不易,他才更加拼命。察觉观色是他的强项。空闲时刻, 他会在一旁观看前辈如何演示,并“像个海绵一样慢慢吸收”。刚开始,他只能在肥皂、萝卜等物体上练习针灸。慢慢地,梁绰言开始在海绵、泡沫上练习。 等到针法稍微娴熟后,他与同伴庄慧芽互为模特,练习扎针,有时每天扎两三次,“至少扎了上千针”,常常是针孔还未愈合,还要重复操作。“左边扎完后不舒服,就扎换一边继续扎。”

“针灸的目的是治病。在正常人身上反复操作,刺激穴位, 难免产生副作用,“庄慧芽表示,筹备比赛间,自己有过数次“腹泻”经历。

经历过高强度训练,他最终夺得了留学生组的个人全能一等奖,荣誉转瞬即逝。成长弥足珍贵。梁绰言将备赛经历充分咀嚼,内化为成长的财富。他表示, 比赛让自己重新发现兴趣所在,今后会苦研针灸学,让更多海内外同胞接受针灸。

“留下的只能咬牙,向前走 ”

两年前,许益锋被选入国赛筹备组时,就立下了一个目标——在国赛拿奖。 当时,他刚击败了不久前参加完全国赛的选手,成功引起了学院老师的关注,纳入了种子选手的名单。

“三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 是比赛队伍的正常节奏。每一次考试就意味着有人要离开。“当看到熟悉的小伙伴慢慢地离开了,自己却无能为力时,内心总不是滋味。” 许益锋说。

别离是队伍需经历的阵痛,也是所有比赛的残酷一面。离开的人会失落,“留下的只能咬牙,向前走。 ”

“筹备比赛,拼的是耐心。”毕竟,重复是所有成功的前提。“要有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许益锋说。

每天的训练中,他们会抽取两个小时,对着镜子,不断重复做刺法动作,只为了让肌肉生成一个记忆。 刚开始时, 他们会在中指上画上刻度, 保证每一次提针、插针的幅度一致,频率均匀。在穴位的背诵上,学生的玩法花样百出,有时他们会顺着经络背诵穴位,有时他们也会随机出题,问头部前发际上0.5寸的穴位有哪些……

备赛期间,从8点到22点,日出到夜黑,在无数次反复练习后,他们最终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实现三连冠。

角色转换间,不变中医情

单调、高强度的备赛生活,张觉予也曾经历过。现在,他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医生。 两年前,他曾参加学生组的比赛,并拿下名次。现在他换个角色,以教师身份参加比赛,也拿下了个人全能一等奖。

角色转换间,变的是“对技术要求高了”,“要发挥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 不变的还是对中医的热爱。

当裁判喊到许洪伟名字时,他已经在赛场上等待8小时,“感觉一下子就解脱了。“许洪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科的一名医生。这是他第二次以临床教师的身份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与上一次相比,他觉得心态淡定了,技术愈发成熟。

筹备比赛期间,因科室新建不久,人手有些不足,导致他无法脱产专心备赛,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苦练技法。

这对别人来说可能会准备不足,但在许洪伟看来,一手抓临床,一手备赛,效果反而更好。毕竟医学是以临床为导向,离开了病人,再好的技术也是空话。

“世界认同中医从针灸开始”,许能贵在采访中表示,广东毗邻东南亚,在推动针灸国际化方面有地域优势,因此要以针灸为突破口,阐释针灸治病的科学机理,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发展。

【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肖建喜

【实习生】蔡雨婷

【摄影】张梓望

【校对】杨远云

编辑 唐嘉欣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