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横琴新区与保税区、洪湾、湾仔
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
这里!将是珠海城市新中心!
9月6日,《横琴新区与保税区、洪湾、湾仔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
今天,横琴新区政府官网正式公布该文件,表示将根据《规划》全面指导一体化发展区的开发建设。
据悉,该《规划》一共29章,从产业功能、交通规划、公共设施等方面对一体化发展区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划,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珠海城市新中心、粤港澳深度合作新引擎、大湾区城市客厅。
规划区域
一体化发展区位于珠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临澳门,西与金湾、斗门等西部新城隔水相望,包括横琴新区、珠海保税区、洪湾商贸物流中心、洪湾片区、十字门北片区等多个发展区域,《规划》的重点规划区为马骝洲水道一河两岸总面积约为 46.64 平方公里的区域。
(▲一体化发展区规划和统筹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
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
珠海正推进城市发展重点南进西拓……
该《规划》充分利用一体化发展区
的独特区位优势,
发挥好澳门“精准联系人”
和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
积极促进自贸区、保税区、
海港、空港联动发展,
对一体化发展区进行了
“一河两岸多片区”的空间统筹布局,
构建起以商务服务、物流服务、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为主体
的现代产业体系。
话不多说,
小布先带大家来看看规划亮点
▼
规划亮点
在产业功能上
《规划》提出,一体化发展区包含珠海保税区、跨境工业区、洪湾商务物流中心、粤澳产业合作园等几大产业集聚区。
未来,要打造差异互补的重点产业发展集群,形成以商务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为主体,面向未来的高端 CBD 总部云集、承接港澳现代产业最集中的现代产业生态圈。
(▲一体化发展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在空间布局上
《规划》提出,一体化发展区要构建形成“一带三轴、双核十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河两岸多片区”格局,实现山环水绕、绿脉新都。
(▲一体化发展区协同发展规划图)
“一带”为滨水活力带,“双核”包括新中心核心区和十字门商务组团,“三轴”为南北向跨江商务核心轴、生产服务轴和综合服务轴。“十组团”分别为新中心核心区、新型产业组团、十字门北岸组团、十字门南岸组团、综合保税组团、通关物流组团、产城融合组团、洪湾组团、临山居住组团 和国际社区组团。
(▲一体化发展区特色风貌引导图)
在交通布局上
《规划》提出, 一方面要推进对外通道建设,与澳门共同建设珠澳高铁枢纽,实现广珠城际轨道延长线在一体化发展区内设置湾仔站、十字门站、 金融岛站3个站点,并构建“两横三纵”的对外路网格局。
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区总体路网密度达 7.59 公里/平方公里。
在民生规划上
《规划》提出,在横琴澳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一体化发展区要以国际标准强化各级生活服务、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文化生活艺术体验中心、文创设计艺术馆等文化场所,规划建设小学 14 所、初中 7 所、高中 3 所, 规划建设综合性医院 5 处,重点建设中央绿谷外、十字门北区绿地、金融岛绿地、三角绿地、洪湾绿心、风情广场、杧洲湿地等多个大型重要绿色核心片区。
(▲一体化发展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对大家先前所一直关注的
自由贸易港、
轨道交通,
该《规划》有哪些具体的介绍?
我们一起来看看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根据规划说明,一体化发展区将依照自贸港发展模式,联动横琴自贸区、高栏港、金湾机场,形成自贸港。
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
新增规划轨道交通 1 号线支线、轨道交通 2 号线延长线,局部调整远景规划轨道交通 4 号线线位。
(▲一体化发展区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图)
轨道交通1号线支线北起珠海大道、经将军山向南延伸至一体化发展区核心区,其后向西经洪湾片区与1号线主线交汇。
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自珠海站出,跨前山河后沿环山路向南延伸进入北十字门居住组团,其后经南湾大道向西连接一体化发展区核心区,再向南跨越马骝洲水道进入横琴新区,在横琴新区经国际居住区向南延伸,接入横琴口岸后再沿环岛东路向南经长隆连接至南部填海区。
该线路在北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与广珠城际轨道延长线十字门站形成换乘。
轨道交通4号线自横琴口岸出,沿环岛路向北进入金融岛并向西延伸至国际居住区,再经保税区通道跨马骝洲水道进入一体化发展区核心区,此后向西南方向延伸并再次跨越马骝洲水道至横琴高新产业园区,跨越磨刀门水道后向西连接鹤州和金湾地区。
横琴新区与保税区、洪湾、湾仔
一体化发展区
正迎来巨变!
让我们一起期待!
文/珠海发布 戴丹梅
责任编辑/蓝辉龙
编辑/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