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防御强台风“山竹”
紧急动员令
全体市民:
第22号强台风“山竹”将严重影响我市,带来狂风、强降雨和风暴潮。根据市三防指挥部会商决定,从9月15日19时起,启动全市防风I级应急响应。
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期间,全市范围内,除抢险和民生保障人员外,所有企业、公共服务场所实行“四停”,即停工、停业、停市、停课。开放全部避险场所供群众避风避险,市民务必留在安全的地方避风,切勿随意外出。
民生保障单位和各抢险救灾队伍,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供水、供电、供气、消防、交通、通信和民政、医疗、防疫、食品供应等工作。
全体市民坚决按照国家防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民动员、众志成城,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珠海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
2018年9月15日19时
珠海市气象台于9月15日19时0分
发布珠海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为12级飓风信号,
表示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
平均风力可达12级或以上,
并可能持续。
此外,
珠海市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
9月16日、17日,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
全部停课停学,
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
全部停止一切培训和教育活动,
寄宿制学校学生原地做好防台风工作。
现在台风到哪儿了?
赶紧看看台风实时路径。
↓↓↓
横琴新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全面检查台风防御工作
9月14-15日,横琴新区、保税区党委书记牛敬带领区办公室(应急办)、建设环保局(三防办)、社会事务局、规划国土局以及安监局相关负责同志队赴横琴、保税以及洪湾一体化区域进行防台风安全检查。
14日,牛敬书记重点巡查了十字门会展中心、横琴国际科创基地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庇护场所,详细了解相应场地人员安置方案,通风、清洁等环境条件,饮用水、食物等物资储备情况,并听取了供电、安保等应急预案。在奥园、中拉经贸园建筑工地,牛敬书记询问了工人撤离情况、剩余工人安置方案,以及工地防风有关措施。随后,在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检查组一行听取了项目方游客转移方案、海洋王国电力应急方案,发电车柴油储备情况以及用水储备情况汇报。牛敬书记强调要充分确保游客安全,尤其针对部分猎奇心理,要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并要确保好水和食物的应急供应。针对封桥后带来的对外交通压力,牛敬书记提出要借助横琴隧道作为应急通道,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做好沿线清障工作,确保救护车、救援物资等应急通行。
15日,牛敬书记一行再次检查横琴隧道应急通行线路,以及防浪防潮措施,目前沿线已打通,基本可以作应急通行使用。随后,检查组来到华发会展中心庇护场所,了解人员安置情况,截至15日21时进场人员已超过7000人,牛敬书记叮嘱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食物调配,确保充足,还要注意维护好现场秩序。此外,检查组还分别到保税物流园、洪湾中心渔港实地考察,将该两处作为备用庇护场所。
牛敬书记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准备充分。克服麻痹思想,要从最不利形势考虑,防御工作定可做多,不可少做。始终要把 “不死一人、少伤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作为防风工作的首要标准,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要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区主要领导、相关防风责任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巡查范围、巡查内容,逐一排查、逐项落实,确保在建项目工地不留一人,并要做好本周末值班值守工作。同时要增加相应庇护场所的安保力量,维护相应秩序。
15日下午,区管委会主任杨川带队深入检查横琴防风防汛工作,区管委会副主任邹桦、李志平、区办公室(应急办)、建设环保局、社会事务局、安监局、大横琴公司、富祥湾社区负责同志陪同巡检。
杨川主任先后来到横琴客运码头、天沐河西闸、金海大桥项目部,了解人员转移情况、安置方案,防汛应急预案,以及台风防御措施。目前横琴码头所有船只均已回港避风,天沐河施工现场脚手架增加了连墙件,脚手架绿网和条幅已全部拆除,集装箱板房进行了加固,工人下午会全部撤离至庇护场所。金海大桥钢栈桥已按16级台风设防加固,履带吊已在平台上放下扒杆,其它小型设备已完成撤离或加固,项目有需要转移的工人约300名,于下午四时已组织撤离。随后,检查组一行到深井村石栏洲水闸口,积极劝导未撤离以及折返的临海居户、养殖户尽快转移,并由派出所民警对尚在游泳的人员进行了劝离。
杨川强调要继续加强防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防风防汛工作。要做好百姓转移安置动员工作,尤其针对抱有侥幸心理、对形势认识不够、轻判误判、撤离后又折返的部分居民,务必重视做好次日即16日一早的复检排查工作,区直相关部门要联合派出所对全岛建筑工地、项目部、水域沿线等地进行再梳理再检查,务必不留一人,确保零死亡。
15日晚上8点,区管委会李伟辉副书记带队共10人组成两支工作组对石栏洲低洼临险片区进行再次巡查,确认早前未撤离的9人已撤离,截止晚上9点30份,石栏洲低洼片区临险人员已全部清零,完成落实撤离百分百的要求。再巡查过程中发现中建4局4名男子来到石栏洲片区钓鱼,工作组随即对4名男子采取驱离措施,已全部驱离完成。下一步工作,工作组于明天早上对片区进行再次巡查落实,避免人员返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区防台风工作,今天下午18时,市委副书记赵建国同志专门打电话对我区防风工作进行督导指导,要求“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晚上10时,赵建国副书记赶到我区检查指导,了解防风准备情况,重点检查落实省、市主要领导对防御台风工作的指示精神情况,先后查看了华发国际会展中心庇护所、保税区在建工地、横琴口岸及长隆旅游景区等。
今天,我区在参加完省防总防御台风“山竹”战前动员会后,立即对全区防台风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一是确保指挥顺畅。各项防台风指令统一由区三防指挥部下达;二是全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停止休假,由区三防办分工安排上岗开展台风防御工作;三是立足打硬仗、大仗,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是重点加强一体化区域的防台风准备工作,确保全覆盖,无死角;五是各单位务必要再排查、再整改,不放过一处,不漏掉一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台风期间,除应急抢险队伍外,其他人员要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特别要做好华发国际会展中心庇护场所秩序维护,由区公安分局协助做好现场安保工作;七是区三防办要提前拟定灾后救灾预案,分块分区,第一时间做好横琴进出岛主干道清理工作,恢复水、电供应。
会后,我区转入防台风临战状态,全区上下争分夺秒,区领导带队分头开展防风督导检查,对在建工地、码头、市政设施、水利设施、危化品企业、庇护场所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专项防风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据统计,9月12~15日,我区共组织及参与15次防台风工作会商会议,出动520余人次对包括市政、绿化、水利设施、电力、通讯、燃气、交通、在建工地、渔船鱼排、码头、旅游景区、地质灾害点、企业、商铺、临海养殖居户、庇护场所等开展全面隐患排查,进行应急加固处理。针对我区在建项目多,工人多的严峻形势,区建设部门出动15个检查组共计350余人次对全区183个在建工地进行防风安全排查,并督办各工地落实防风安全措施。
目前,我区共有塔吊204台,已全部完成加固和降节处理;共有施工电梯157台,加固83台,其余全部降到首层并断电;有高大支模及脚手架的48个项目进行了加固,同时在外架增加抱柱措施。在市政设施方面,横琴新区及一体化区域的21座地下人行通道、5座车行通道、2条隧道均无异常,岛内181座公交巴士站及辖区乔木全部进行加固,对危树枯枝进行了清理。
在供电设施方面,横琴岛内181座公交巴士站的电源,31个景观配电箱电源均已断电处理,61台箱变已全面检查并加固。在水利设施方面,横琴新区及一体化内的2座山塘、4座水库、6个村庄泵站、15条河涌(渠)已完成隐患排查,各山塘、水库、村庄泵站、河涌(渠)水位及设施正常。区宣传部门、三防部门、气象部门通过报纸、网络、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开展防台风宣传,期间共发布各类预警短信4000余条,开展专题报道2篇,发布简报3份、紧急通知10份。
截至9月15日22时,全区排查临险人员29188人,已全部转移完毕(庇护场所安置18966人,自行转移10222人),共开放庇护场所24处,总面积58000平方米;全区5个景区已于18时全部关闭,疏散游客8213人(其中长隆景区7838人,其他景区375人);全区9艘渔船已于全部回港避风。另外,我区已预置抢险队伍8支,合计949人,预置勾机108台,各类运输车辆(皮卡、应急运输车)72辆,水泵35台,泵车7台,吊机2台,铲车5台,推土机1台,油锯、电锯一批。预置应急物资铁铲锄头188把,雨衣124套,救生衣387件,冲锋舟1艘,橡皮艇29艘,编制沙袋68000个,另有水鞋等一批。
【珠海天气预报】
预计“山竹”外围云系将在今天(15日)傍晚逐渐靠近我市,我市渐转雷雨天气,夜间风雨逐渐加大。16日天气极其恶劣。具体预报如下:
15日
傍晚转雷雨
夜间风雨逐渐加大
16日
阴天,有大暴雨
局部特大暴雨
陆地风力12级阵风13-14级
沿岸风力12-13级阵风14-16级
海面风力14级阵风15-17级
17日
阴天,有暴雨
白天风力逐渐减弱
注意!
15日24时起 珠海大桥等封闭
公交、出租车停运
重要交通信息
第22号强台风“山竹”将严重影响我市,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从9月16日起0时起:
封路:对情侣中路德瀚大酒店至东风路口路段、情侣北路沿海边路段、情侣南路湾仔沿海边路段;
封桥:珠海大桥、横琴大桥、横琴二桥、淇澳大桥、鸡啼门大桥、南水大桥、横坑大桥、斗门大桥、新月桥、情侣路、珠海大桥等沿海路段和桥梁采取封闭措施(抢险救灾车辆除外);
停运: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停运;
请全体市民留在安全的室内,避风避险。
素材部分综合珠海发布、珠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