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高低肩别怕,体育老师教你预防!后海小学来了6名深大“学长”

深圳大课堂
+ 订阅

“老师,下节课还是你带吗?”

“你们想我带吗?”

“想!!!”

2018年9月14日上午,6名深圳大学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来到深圳市深大附属后海小学,即将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

“以往我们学生都是大四集中一个月来实习。”深圳大学体育学院王晓东博士介绍说:“现在我们把一个月的集中实习分散到一年之中,两年的理论学习,一年接地气的实习,再用一年的理论学习进行反思。”

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大三实习老师带小学生跑步。

在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入后海小学的同一天,后海小学的“体能进校园”也正式启动。“它借用了西方的一些方法来解决我们孩子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体能进校园”启动仪式。

“双师同课”:深大学子入小学,激情满满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后海小学校长蒋和勇向记者介绍:“今年三月,后海小学挂牌‘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后海小学’,当时就规划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体育四大学科的联合培养。将深大的优质师资和优质师范生和基础教育教学结合。”

“一个半天跟着我们的老师,听课,参与教研讨论。第二个半天授课,我们的教师辅助。”蒋和勇校长介绍称,实习老师每周只需要两个半天。这样有四个好处:首先,并没有打破学校原有的教学安排;其次,实习老师年轻,有激情、有动力,双师同课对学生是有利的。

旁听室内体育课的深圳大学体育系学生。

然后,深圳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我们老师的实践可以进行一个互动和交流;最后,作为深大毕业生实习基地,后海小学有责任为师范院校、为南山,培养孵化一批未来的教师。

正在上课的深圳大学体育系学生。

“体育是第一批,其他三个学科会继续跟进。”蒋和勇校长说:“而且借助深圳大学的资源,我们的体能项目已经进驻,后续还有拉拉操。这对学校的特色项目建设、社团建设,也有帮助。”

“体能进校园”:针对孩子普遍性的健康隐患

“现在的孩子有一些普遍性的身体问题,譬如姿势性驼背、高低肩、长短足,还有协调能力越来越差。”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唐玉成博士向记者介绍称:“体能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防止这些身体问题的发生。”

在分步完成“臀桥”的学生们。

“中国的体能训练在2008年前后兴起,借鉴了美国体能训练体系,用十年的时间形成了目前中西交融的形态。”唐玉成博士向记者介绍,相比传统的足球、篮球、排球等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直接针对身体,不太强调运动强度,而且关注每个动作的规范性。

在分步完成“臀桥”的学生们。

2018年9月14日上午第一节课,后海小学已经开始了面向小学生的“体能训练”课程。在室内,体育老师林老师,利用大屏幕、短视频和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拆解“臀桥”动作,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规范地完成动作。

“臀桥可以有效地锻炼竖脊肌中段。对小朋友而言可以防止腰部塌陷,对成人而言可以防止椎间盘突出。”唐玉成博士说:“练得好的话,刚好练到腰椎的三到四椎中间那一块肌肉。可以很好的增强腰部力量,提高脊椎牢固性。”

为什么“体能训练”是平衡“运动”与“安全”的好方法?

“我们原本体育教学的基石是田径、体操、举重等。特别是体操,在中小学消亡地非常快,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唐玉成博士向记者表示:“但是目前我们在中小学推动的体能训练,都是徒手的动作,非常注重动作的规范性。”

“一个下蹲的动作,就有非常多的细节:膝盖方向和脚尖一致,膝盖不超过脚尖,背部保持竖直,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唐玉成博士说:“通过动作要求和标准,我们可以很好的规避危险,保障安全。”

据记者了解,现在体能训练共有超过3万个动作,而且分年段的动作库正在推进,在试行中完善。“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给老师,可以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动作进行教授。”唐玉成博士表示。

“体能就是体质,提升学生体质是绝对没错的。”后海小学蒋和勇校长向记者表示:“这是一种微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在教室用一平米就可以完成运动,会出汗。特别是解决了雨天体育课的难题。”

“孩子在学校时间比较长。家长在放学后也很难督促孩子运动。”后海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罗女士向记者表示:“很兴奋,学校很重视体育,孩子可以更多地接触阳光,在学校可以多跑一跑。”

【见习记者】何雪峰

编辑 祁觊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