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口岸综管办与来自社会各界的10位澳门居民代表举行了座谈会,畅谈拱北口岸综合管理意见及建议。记者从现场获悉,拱北口岸地下通道改造升级项目即将上马。未来,地下通道将严格区分公共交通车辆和社会车辆,实现南北辅路分开管理。
据悉,此次升级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天棚改造(电气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墙面改造(护栏、墙面搪瓷板工程、伸缩缝渗漏治理、其他墙面装饰工程等),地面改造(道路沥青路面、地面渗漏治理、排水沟整治改造、地下暗沟与管道堵塞工程等)。项目总投资控制在9376.04万元以内。
“现在计划是将社会车辆和公共交通车辆分开管理,地下通道靠南边的辅道为公共交通专用区,社会车辆禁入,包括出租车候车厅、大巴候车厅、公交车站都在这边;靠北边的辅路为社会车辆专用区。”口岸综管办监督协调室主任郑志鑫介绍说。
据悉,地下通道墙面改造所用的搪瓷板将与港珠澳大桥材料保持一致。“除了考虑到材料的美观和耐用外,还会考虑到后面的养护。”郑志鑫说。
为了更好地为出入境旅客服务,为广大澳门居民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拱北口岸综管办还计划进行出境风雨廊改造。
“我们有意向加建一段风雨廊,增加入口,增加安检设施。同时,将现有的安检设备区域后移,顶上加装天花板,左右两面封墙,前后安装风帘,加装空调,形成相对封闭区域。”叶文栋介绍。
具体工作包括在需扶助人员通道前加建一段风雨廊、设蛇形通道,方便需扶助人员候检;加建一段18.9X16米的风雨廊,可增加4台安检机、4个安检门,加快旅客通过安检进入候检长廊;增建需扶助人员入口风雨廊,面积90.5平方米。
除此之外,在座谈会上,综管办还收集到澳门居民代表30多条的意见,其中包含跨境学童通关、旅游巴士进场轮候、风雨长廊安检工作、口岸保洁等方面的内容。
“每天都有1000多名跨境学童从拱北口岸过关,能否将学童和劳工分流?另外,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来临时,能不能在拱北口岸这边的电子显示屏及时显示澳门方面的停课信息?”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厅职务主管高有财的这条建议就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落实这些意见和建议,也期待能将与澳门居民的沟通能常态化。” 叶文栋说。
【采写】沈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