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萌娃山间地头学种菜、识百草……这个区的学生人人要上“劳动课”

广州教育头条
+ 订阅

地头学种菜、山间识百草……9月11日,荔湾区青少年劳动技术学校迎来了390位小学生,他们的第一节“劳动实践课”将在这里展开。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是荔湾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涵盖了陶艺、科技、学农、中草药、团队拓展等领域。

当天,学生们共参与了10个活动。在室外,学生们手拿小铁锹蹲在田间种菜浇水,或者围坐在空地上和教官做团队游戏,或者凑到草药前一边观察一边做笔记,“把一棵棵草药画下来,写下来,可以多长点知识。”学生刘晓翼说。

在陶艺室里,同学们根据教师给出的操作思路,先是压制泥板,接着压印叶形,再到切割外形,捏成盘形,最后拿起叶片,在叶形盘上加上各种各样的小装饰,一件有模有样的陶艺作品就完成了。此外,实践课程还包括制作“斜拉桥”模型、了解“投石机”原理等富含科学知识的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据悉,该学校于2000年由荔湾区政府直接投资兴建,负责开展全区中小学生每学期的科技、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费用全部由区承担。该校校长刘鸿雁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拓宽视野、接触自然、学会探索,动手体验。

自去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来,到校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广州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生走出书斋学堂,走进田间地头、实践基地进行体验、探索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记者】马立敏 陈芳庭 

【实习生】李积麟

【校对】曹柏英

编辑 麦小华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