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的跨时空对话,在南方号里感受东莞的文艺气息!

南方号莞家
+ 订阅

白露已过,暑气渐散,被网友调侃“一年只有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的东莞有了秋天的味道。初秋总带着文艺的底色,近期“南方号·东莞矩阵”发布的不少文章也透出一股“文艺范”。深藏在闹市中的桃花源、街头有趣的雕塑装置、隐于民居中的一缕古朴墨香……在博物馆、艺术展或是古建筑中,历史与现代进行了一场场跨时空对话,碰撞出独具东莞特色的经典与雅致。  

闹市藏着“珠三角第一村”  

走进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村的蚝岗遗址博物馆,这个被周边房屋包围、绿树阴翳的古风小园如同深藏在闹市中的桃花源。  

上世纪80年代,一名考古爱好者经过此地,被散落在蚝壳中的陶片吸引,怀疑这或许就是数千年前人类生活的遗迹。考古队闻讯而来,通过仔细地勘察确认这是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如今的博物馆便是在遗址原址上保护建设起来的,也是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生前最后一件作品。  

由“南方+”推出的“广东文化现场”系列报道首期走进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寻找5000年前珠三角地区的文化根源。南方号“东莞发布”转载的《“珠三角之父”原来是东莞人?!带你来看看5000年前他们的生活!》介绍,遗址相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发现灰坑、房屋柱洞、墙基槽等遗迹,还意外挖掘出两具古人类遗骸。在考古专家眼里,这些宝贝是研究珠三角彩陶文化和史前采集渔猎经济的极好标本。蚝岗作为目前珠三角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定居点,更被岭南考古学泰斗、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誉为“珠三角第一村”。  

这些被唤醒的珍贵文物发出历史的声音,作为原址保护建造的博物馆肩负着现代价值与使命。目前,蚝岗遗址博物馆正探索打造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让历史和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专门设置互动展厅和陶艺实验室,定期举办动手体验“考古”、修复“文物”等有趣味科普性的活动,把远古人类的废址变为传播知识的场所,不仅孩子们能在这里体验“看陶”“制陶”“画陶”活动,市民也可以定期享受免费文化讲座。  

都市街头遇见“延伸的空间”  

如果说闹市中的蚝岗遗址博物馆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重生,那么在东莞街头出现的装置艺术则是现代时空的线性延伸。近日,“延伸的空间”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拉开序幕。本次展览将雕塑艺术从局限的室内延伸到户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突破以往的古板和单一的着色。不仅如此,将传统的学院艺术氛围展现在户外雕塑上,表达了艺术与学术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融合。  

南方号“文化莞家”发布的《东莞街头多了有趣的艺术装置,这几个地方都能看到》介绍,展览分设东莞市文化馆展厅、同沙生态公园、旗峰山城市公园与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四个展区,汇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10余名中外艺术家的130余件雕塑装置作品,在国内外都可算得上是超大规模的展览,其中不乏重量级或代表性作品。  

傅中望 ,《四条屏》,钢板切割

用钢板切割而成的《四条屏》看上去就像现代人片刻不离的手机屏幕,用空心樟木搭成的巨型雕塑则是表达对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忧虑……此次展出的各个雕塑装置作品,从材料到造型都十分具有现代感,它们从世界各地迁徙般汇集东莞,就像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空间延伸到东莞,承载着不同文化和主题,寓意现代社会思想传播中地域隔膜的彻底消融,充分展示东莞在新浪潮背景下的开放与包容。这些展品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等待人们去发现。  

唤醒古建筑的文化因子  

“一栋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遗存,古建筑保护并不是在复刻传统,而是在工业社会景观中,与老房子对话。”在南方号“莞城文化周末”发布的《去过东莞这些古建古村,你会感叹对这座城市了解得太少!》介绍,每一处古建筑似乎都是一个生命体,不仅要“留得住”,还要“活得好”。  

坐落于厚街镇厚街村的鳌台书院是东莞唯一一家曾有“三甲留墨”的书院,清末状元庄有恭、榜眼冯愿、探花陈伯陶都曾为其题写匾联。自1476年建院以来,书院历经多次重建。如今的鳌台书院不仅有培训室、阅览室、创作室、展览室等功能室,还打造多个以“鳌台书院”命名的品牌活动,使得鳌台书院成为厚街重要的文化活动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展览、创作、交流的平台,被评为“东莞新十景”之一。  

文物展示室里,陈列着清末探花陈伯陶题写的牌匾原石。(麦炜源摄)

如何让古建筑再现活力,让这些充满文化的载体延续它厚重的生命,发扬其脉动的文化因子,是东莞现存古村落面临的课题。  

茶山镇的南社古村落现存古祠堂32间、古民居259间、古井43口,还有明清庙宇、古巷、门楼、谯楼、围墙、古墓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南社深挖文化进行旅游业开发,依据各古建筑的特点建设文化展览及传习中心。如简斋公祠建成茶山风俗陈列馆,晚节公祠建成南社村史陈列室,百岁坊内以长寿为主题布置展览,广东省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传习中心亦藏身于古建筑之中,重现历史的风采。

【撰文】薛屏 林群贤

编辑 毛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