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秋!现场探秘石碣人制作月饼的全流程及工艺!

精彩石碣
+ 订阅

中秋节

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饼赏月”的习俗亘古未变。

月饼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下面跟随小编的镜头

探秘中秋月饼从原料配制、

成型到烘烤,

再到包装的整个制作流程吧!

在进入生产车间前,笔者要穿上消过毒的“白大褂”,戴上口罩、卫生帽等,还要洗手烘干。该公司刘师傅说:“每一个进入车间的员工,都要经过上述的清洁程序,以保证彻底消毒。”据介绍,月饼生产车间分为馅料制作、生产制作、烘烤、包装等4个区域,每个区域均分开独立,人员不能随意在不同区域走动。

第一重工艺:

选用优质馅料

对广东人来说,蛋黄莲蓉月饼是最受欢迎的月饼。其制作的第一个步骤是莲蓉和蛋黄馅料的配制。馅料是挑选当年出产的湘莲,加以精细加工而成,保证天然、清香、幼滑、健康的优良品质。

在馅料制作区,一个个负责搅拌的大锅炉整齐摆放着。“优质馅料的获得除原料选择外,还在于其独特的制馅工艺。”刘师傅说,馅料作为月饼的核心部分,如果加工方法不当,会影响产品细腻口感。为此,在加工时可加入适量的糖油,并采用连续的搅拌炒制工序,一方面使馅料水分不断减少,达到合适的含水量,利于保存和成型;另一方面也让馅料中淀粉颗粒充分吸附糖油,使颗粒表面光滑,彼此间分散存在而不粘接,从而达到细腻口感的特性要求。

经过繁琐的制馅过程,馅料会被分装成一袋袋馅料包,然后送到生产制作区域,等待称馅环节。

第二重工艺:

称馅、包馅全自动化

称馅、捏馅、搓面皮是个精细活,以前得靠手工制作,不过现在有了自动化生产线,这些繁琐的工序能由机器完成。刘师傅说,馅料过小,虽能做出月饼,但品质较差;而馅料过大,烤制时月饼就会裂开。所以,有了自动化生产线后,月饼的品质越来越好。

称馅与包馅两个环节依旧是用电脑自动化操作。当馅料从机器中均分出来后,馅料与面皮会放到成馅机里,经过加工后,一个月饼半成品就出来,这叫包馅。包馅的过程看似不复杂但很讲究,皮料一定要把馅料均匀地包住,而且皮料外皮不能沾上馅料,不然影响了月饼的美观,还会让月饼烘烤时受热不均。刘师傅透露,这个环节以前是用人手称馅和包馅,但是现在都使用月饼包馅机,月饼制作工序大大减少,节省了很多人力。

第三重工艺:

压模成型月饼

在现场,工人们正为包好的馅料中间放两个鸭蛋黄,然后被传送到机器压制成型,一个个大小一致、厚薄均匀的月饼就出来了,随后,工人把一盘盘包好馅的月饼放置到铁架上等候烘烤。刘师傅介绍说,这个机器就是月饼自动成型机。以前都是用人手一个一个印出来的,不仅效率低,而且品相也难以控制。“自从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后,该公司平均每天能生产月饼达10万个,这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品质更加稳定。”

第四重工艺:

200℃高温烘烤25分钟

来到烘烤区,在一个2米高的大烤炉前,工人把一车月饼推进去,月饼送入烤箱时,又进入了全自动化电脑操作的环节。电脑的控制能把烘烤的温度、时间精确拿捏,能让出炉后的月饼从色相、气温都基本一致,烤出来的月饼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刘师傅说,月饼需要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烘烤,大概需要25分钟(初烤15分钟,二次烘烤10分钟)。经过初烤的月饼还要经人工刷一层蛋液,才可以进行第二次烘烤,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香味才会更加浓郁。

月饼出炉后,都要经过冷却——让烘烤后变硬的月饼软化。月饼冷却后,工作人员又要从这些成品中筛选,淘汰歪斜、烤糊的不合格产品。

第五重工艺:

包装袋配入市

经筛选后的月饼由机器自动密封包装。月饼全都是“精包”,即用塑料包装纸进行包装,以达到较长保质时间的目的。在包装环节,工人还要放上一个3厘米的小包装袋。“这不是防腐剂,而是脱氧保鲜剂。”包装师傅介绍说,月饼完成最后一道烘烤后,需要在冷却间冷却,当温度达到60℃时,工人才开始进行包装。因为温度低于60℃时,细菌会落在月饼上繁殖,而脱氧保鲜剂能确保包装内形成无氧状态,不会让微生物滋生。

“装箱”是最后的工序。根据规定,月饼馅料里所含的内容,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注出来,让市民吃个明白。此外,市民在市场上购买月饼时,一定要检查产品包装上是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只有取得该标志的企业才能销售月饼。

135

严格的工序与流程

成就一块美味可口的月饼!

特别提醒:

市民在购买月饼时,

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来源:文/图  石碣报社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