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听|杭州“裸辞”女孩打脸多少领导:你们早就骗不了90后了

宁听
+ 订阅
00:00

各位南方+的听众朋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宁听,我是王宁,每周末晚上10点与您准时相约。

来源: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微博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千奇百怪的辞职报告合集:

从最初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到后来更直白的:“领导,你这么点钱,我很难办事啊。”

近天,又一封辞职信在网上火了。

一个杭州女孩列出了自己辞职的七大原因:

“没时间交男友。

没时间旅游。

没有加班工资,上班无期限。

别人休假,自己逢年过节要在岗留守。

做不到趋炎附势。没有朋友,维护公司利益得罪人。

没有前途,开业时营业额70多万元,现在只有10万左右,见证过你的辉煌,也见证了你的衰退。

不想混日子了,我还没到混日子的年纪,没法安逸。”

来源:杭州日报

拿着一成不变的低薪,忍受着不合常理的加班,在公司待了快六年,她终于决定走出来。

然而比起她,还有许多年轻人在“裸辞”这件事上,表现得更为果断。

前不久,一项数据统计显示:

70后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离职时间是四年以上,80后是三年半,90后是19个月,而95后,只有7个月。

“一言不合,抬腿就走”,成了一部分年轻人的职场现状。

这种“大胆叛逆”令部分人感到困惑。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讨好领导了?”

4000多个回答里,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件事表示了赞同。

01、赚钱重要 舒心更重要

9.2分韩剧《未生》中,职场新人张百基对前辈安排的琐碎杂务十分不满。

他直接找到对方提出质疑和需求。

对张百基而言,“干杂务”并不是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与其一直默默无闻,不如让领导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

他的身上有很多90后职场新人的影子:大学毕业,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心气颇高,总想“搞事业”……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再盲目迷信领导的权威。

有问题就直接沟通,哪怕最后事实证明自己是错的,也不愿因为担心得罪领导而遮遮掩掩、耽误时间。

平等是很多年轻人遵循的职场黄金法则。

在《90后洞察报告》里,有将近一半的90后表示,自己最无法接受的同事类型就是“爱讨好上级”。

来源:《90后洞察报告》

忙着赚钱已经够累了,至于“宫斗”,他们真的不愿花时间。

钱是重要,但有时候,舒心也很重要。

02、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讨好

对年轻人来说,讨好领导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更何况,有时遇上“奇葩”的公司和领导,连尊重都觉得不值。

成都一家公司为了“锻炼”员工的推销能力,让员工说服路人请自己喝水,然后再将路人给自己买的水以高于3倍的价格卖给别人。

给几名推销员买水的路人发现真相之后觉得十分寒心:自己毫无杂质的善意,到头来只然是“训练的工具”。

被迫接受这种“锻炼”的员工也无奈表示:的确觉得“很尴尬”。

面对质疑,公司的负责人淡定回应:“只是想要培养新员工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鼓励自己的员工明目张胆地利用他人的善良,这种令人尴尬的“销售培训”,不得不让人对公司领导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老板不走就不能下班,周末必须参加公司团建,必须帮忙订外卖和取快递,吃饭绝对不能单独一个人吃……

令人不适的规定背后,是年轻人们无法苟同的三观。

让年轻人们感到无奈的,还有那些格外喜欢“卖弄”资历的领导。

韩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最讨厌的几句话》。

他说自己最讨厌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如今的年轻人,对这句话的厌恶更深。

一篇名为《领导痛批95后下属》的文章在网络上火爆一时,摆出了多条“劝诫”。

部分认同之余,也有人对一些地方提出质疑。

例如,其中有一条说:“不要问我那么多为什么,因为你的判断力不可能超过我。”

但如果交代事情的时候不肯多花一点时间说清楚说明白,反而让下属去“猜测着”办事。

事情办砸了,又回过头来否定下属的能力。

浪费的是双方的时间和精力。

对权威和经验过分强调的背后,其实是对能力的轻视。

现在的90后,不会盲目相信资历经验这一套。

就像韩寒在文中总结的:“毕竟资历是用来做事的,不是用来压人的。”

大多数90后是在互联网时代中长大的,互联网的自由与开放,让他们更加抗拒人格上的不平等。

03、讨好无意义 实力才是硬道理

有人曾发起过一个关于90后是否会在工作中讨好领导的线下采访,大部分年轻人的答案是:“不会”、“主要看能力”。

中国社会向来注重人情,老一代人往往会更看重和领导的关系。

因为在那个几乎没有跳槽概念的年代里,“和领导关系如何”是能否保住“铁饭碗”的关键。

但显然,这个概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

年轻一代职场人很清楚,公司要的是能力、是业绩,而不是一味殷勤献好。

所以,不讨好领导的90后,最大的底气,也来自于对自身实力的认可。

他们眼中的工作意义,不在于为领导端茶送水、鞍前马后,而在于为公司创造价值。

北京某大厦里有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

越过山丘,发现全是90后——只有加班的人能看见。

虽然这句话很扎老一辈人的心,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大批90后,正在职场上拼得风生水起。

比起花时间想着如何拍领导马屁,这些年轻人更愿意花时间努力工作或者提升自己。

不喜欢无意义的加班,但是遇到了真正需要加班的时候,他们又比谁都努力。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90后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炒公司”。

如果一个公司或者岗位没办法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领导又没有强大的业务能力,什么都学不到,那么,不少人就会选择“炒掉公司”。

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稳定的工作,只有绝对可靠的实力。

04、不讨好是因为自己有原则

马云曾说:“90后是很难骗的。”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领导,只会凭着过去的辉煌成就“画大饼”,早就“骗不住”年轻人了。

脱口秀《又来了》中有一期,采访了一些90后“会因为什么而离职”,答案千奇百怪:

“工作强度太大,总是提倡加班。”

“公司总是打鸡血,打着打着就不想干了。”

“太官僚”“限制个人自由”“总让员工转发朋友圈”“不给开空调”“wifi太慢”……

来源:《又来了脱口秀:他们这样对抗“潜规则”》

这些老一辈看来“小题大做”的离职原因背后,是90后们对传统职场上这些莫名其妙的潜规则的反抗。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契约和规则。

来源:《又来了脱口秀:他们这样对抗“潜规则”》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讨好领导?

他们大概会翻个白眼,然后给出答案:没兴趣,没意义,更没必要。

就像视频里说的那样:

我们90后的职场,没有宫斗,只有不伺候。

今天的宁听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我们明天再见。

另,宁听栏目现接受作者投稿,投稿请直接在后台留言,期待在下一期宁听里听到你的作品,欢迎自荐。

【主播】王宁

【录制】黄泽伟 董晨晨

【校对】吴荆子

编辑 董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