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靡全球的“东莞制造”相比,它们的生产者——东莞百万计的技术工人,显得低调了许多。他们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英雄一样,专注一术、常常深藏不露。走近他们,才会发现生产线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蕴藏着“东莞制造”不断升级的密码,无愧于这座城市的“顶梁柱”群体。小编联合媒体推出“走近首席技师”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工匠名片
工作单位: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工作岗位:车辆部大修分部技术主办
座右铭:“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走一步”
夜渐深,地铁站里的乘客变得稀少。随着末班车停止运行,地铁站里出现忙碌的身影。此时城市开始沉睡,而“地铁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赵火炎,2011年6月从深圳大学毕业,同年加入“地铁人”队伍。“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天跟着有经验的师傅做检修。师傅手把手教我们做日检,周检月检。”让赵火炎印象深刻的是做日检的那段时间,每天等到末班车进站,工作正式开始,“整辆列车有一百米长,我们会在车底对零件做检查。”这是“地铁夜行侠”的日常工作。
刚开始的这几年,赵火炎跟着师傅在现场做检修工作,虽是比较小的修程,但也让他在成为“轨道工匠”的路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后面他才开始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2015年10月,赵火炎正式入职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任车辆部大修分部技术主办,主要负责电客车日常检修技术管理及架大修筹备工作。深入一线生产是赵火炎的工作习惯,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他都一一记录并解决,务必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的闭环管理。对于重大技术问题和方案,如部件架修维修模式、架修筹备规划、转向架架修工艺布局、设备关键部件裂纹等问题,赵火炎多次组织专业组成员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确保工作顺利执行。
赵火炎常说:“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如果能在检修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排除隐患,解决隐患,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让赵火炎成为“公司最高级别安全奖励第一人”。
2015年12月,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正处于试运行调试阶段。当时,赵火炎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车底存在异响,把情况汇报给领导,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在检查中发现列车电机的轴承存在问题。于是赵火炎带领团队对列车的电机进行更新,确保轨道如期开通,同时消除了列车的安全隐患。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首列车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年初,他带领团队开始了20列车320台牵引电机640套轴承的整改任务。“我们把每辆列车16台电机的轴承全部进行更换。将列车推到主产房,拆卸掉转升架,更新轴承。”除了时间紧迫,任务量大的问题,还面临人员经验不足,场地不完善、设备工装、备件周转等方面的困难。
“当时正值过年期间,我们每个人只休息了三天就过来上班了。”赵火炎回忆道,这次经历对每个检修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次经验的提升,为他们今后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积累经验。
5月27日上午,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电客车在东城车辆段试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火炎牵头完成多项重大整改项目,消除了行车安全隐患,例如:电客车走行部件裂纹整改、空调及受电弓关键部件裂纹整改等。现阶段他正在进行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的架修工作。
据了解,国家(《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规定当车辆走行里程达到60万公里或者时间间隔达到5年时,就需要对车辆重要部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探伤、修理,并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测、调试及试验,以恢复车辆综合性能,达到规程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筹备架修工作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赵火炎说:“一是人员筹备问题,二是采购备件、耗材、工艺设备的问题。并且这是东莞轨道列车进行的第一次架修工作。架修的流程、工艺设备对我们来说是从零到一的阶段性的迈进,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份工作经常需要加班,有时候忙得没时间陪家里人,但对赵火炎来说,这是他自己热爱的工作,他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努力。“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机械专业,现在从事的工作也比较对口。内心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喜欢这份工作,这也是我用心工作的原因吧。”
2018年,赵火炎获得东莞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这对他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坦言:“被赋予了多大的荣誉,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压力。各方的期待也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采写】薛屏
【策划】靳延明 蒋周
【编辑】袁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