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机器人已成为了人类的朋友。比如,这个“喂食女友”机器人,不但可以喂饱你的胃同时喂肿你的脸。
叫你开个门而已,不愿意就算了,你咋还把门给我拆了呢?
emmmm......就没有个靠谱的机器人吗?
有啊!跟专家大V们一起去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珠江新城院区瞧瞧!
9月5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人民网主办,大洋网承办的“专家大V点赞智慧广州”大型体验式宣传报道活动走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探寻智慧医疗的运行。
采访团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贺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网络大V杨建国、传媒老王,以及人民网、广州日报、大洋网、信息时报、中国广州发布、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等专家和媒体组成。广州市卫计委副主任陈斌、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刘俊智,以及市卫计委、市委网信办相关处室负责人一同参加此次活动。
别看他们是机器人,其实它们情商很高,和苹果手机中的Siri一样逗趣。
如果不知道自己该挂什么科,只要说出症状,机器人内置的多种常见疾病就会给你指引。
采访团实地考察了门诊自助预约挂号服务及机器人导诊系统、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孕妇信息自助采集系统以及孕妇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演示门诊自助预约挂号服务及机器人导诊系统
小熊医生来问诊
介绍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在产科门诊参观孕妇信息自助采集系统
市妇儿医疗中心主任夏慧敏介绍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手段打造智慧医院的做法及成效:全国率先实行移动终端网络预约挂号、首家取消门诊药房的公立医院、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管控医疗质量、使用云托管计算机数据中心等,专家大V们纷纷表示对市妇儿中心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所做努力和创新精神的肯定。
✍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贺铿委员高度评价了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尤其指出手机导诊选择专科及医生,手机推送药方信息等功能的应用在全国属领先行列,他指出建设互联网+医院,有助于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切实为群众看病提供便捷服务;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提高群众就诊体验;对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可及,推进分级智慧诊疗将起到加速助力的良好效果。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也提出建议将互联网+医疗模式推广形成互联网家庭医生,有利于深入推进社区签约家庭医生的工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用人工智能“神助攻”看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现开放床位1500多张,2017年年门诊量47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13.8万余人次,手术量8.2万余台次,分娩量3.3万人次。
妇儿中心高度重视智慧医院、云医院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助力新医改,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其全院流程再造及创新服务、以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全院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智能终端为依托的移动护理系统、以物联网为依托的婴儿防盗系统和以患者智慧医疗系统为依托的非急诊挂号全预约、以公有云为依托的全院信息系统管理与运维等,均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创新模式,并充分发挥在医疗行业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成为“立得住、叫得响、群众满意”、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医改创新亮点。
六大举措高效
助力妇儿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效
啥是“三长”顽疾?(挂号、缴费、取药时间长)!
✄解决措施:妇儿中心率先在广东省内全面推行“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通过电话、网站、微信、支付宝、自助及诊间、出院复诊等多途径实施预约挂号,非急诊预约率达到93.3%以上,实现有序分时段预约挂号及就诊,每次就诊省时1小时;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医保个账移动支付,实现了患者看病“去现金化”;推行“医药分开”,实现药事信息互联互通。
✄解决措施:医院建立了“广州妇儿中心”公众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建卡、预约挂号、诊间预约、排队候诊、门诊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查询、住院清单查看、住院押金补缴、电子病历查询和满意度调查等“一站式”就医服务全覆盖,为解决医院普遍存在的“三长”困境开辟了新的路径,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基于数据平台的结构化电子病历和移动护理建设,实现了患者从门诊到住院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把控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在单病种质量管理、抗菌素分级和手术授权分级的基础上,实行了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设置了电子病历危急值提醒与临床辅助决策,完成了19个主要医疗流程的闭环管理,做到对医疗全过程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与事后追溯”。
什么是“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与事后追溯”?简单来说,就是打通患者院前、院中与院后的闭环监测与患者健康管理。
如产科门诊实现了信息自动采集:孕妇通过扫描诊疗卡条码识别身份后,系统便会将其自行测量的关键生理指标自动推送至医生工作站和孕妇手机端;孕妇还通过可穿戴设备自动采集胎监仪数据,与医院信息系统实时连接,便于医生随时了解病情发展,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手段,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4G、 WiFi)、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业务流程各环节的移动应用、全部信息的收集和无纸化。
比如患者监护信息的实时采集,并自动生成到相关记录表单中,减少护士手工记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电子存储胜过书面存储!简单、便捷、高效、分分钟一键查询得到!”通过患者电子签名技术实现患者知情同意书类的电子签署和存储,以及电子医疗文书类医护工作人员的电子签名,从而为医院无纸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集成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平台的搭建,能够有效辅助医院在运营管理、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等方面实现智慧决策。
比如在就诊高峰时期,医院通过挂号数据分析,预测挂号高峰,相应增减挂号窗口;通过分析历史诊疗数据,为医院确诊提供最佳决策。
妇儿中心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物流机器人、“咪姆熊”人工智能家族等互联网+创新技术,基于临床数据中心产生的优质医疗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研发新一代AI(人工智能)平台,既能读X光片和超声数据,又可以阅读CT和MR;可在30秒内诊断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这两种眼科疾病,还可在几秒内对儿童肺炎病原学类型进行差异性分析和判定,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均达到90%以上,实现用AI精确推荐治疗手段的突破。
与广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实现了跨机构、跨区域的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共享,与广州市基于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实现了区域医疗健康服务协同。
基于互联网+,建立了MDT多学科协作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跨省异地专家之间语音、文字和视频一体化会诊协作、沟通;牵头联合广东省内16家大型医院成立广东儿科联盟,与20个省近70家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或技术协作医院合作模式;疑难病例转运网络覆盖至广东省及周边省份243家医院,最远路程达900公里,每年转运重症儿童达2500人次,其中重症新生儿约1000人次,转诊率和救治率逐年提升。
随着临床信息完全电子化,硬件设施对信息系统性能的可靠支持,对保障系统的延续性和安全性就显得异常重要。
为此,妇儿中心把原有机房中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均交由广州市政务云服务平台,实现医院业务系统公有云迁移和部署,成为全国首家不设中心机房的三甲医院,实现了按需实时提供高性能服务,并且高标准实现链路、计算、存储等资源的冗余及异地灾备,确保不存在单点故障。
与此同时,在中心每个科室中均配置带有电池的移动推车,推车上的电脑里面存储该病区患者基本信息、医嘱信息、药品信息等可查阅资料,确保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基本医疗活动不受影响。
便民服务让媒体聚焦称赞
收获群众的好评不断
2016年5月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自到妇儿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并殷切希望医院为全国妇幼保健工作树立榜样,着力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抓好抓实医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2017年12月8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全民健康信息化改善医疗服务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妇儿中心夏慧敏主任作为发言嘉宾向国内外媒体介绍“智慧医院”建设经验。2018年7月,妇儿中心以实现19项移动医疗功能的优势创下参评33家三甲医院数量之最,蝉联广东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便民榜“十佳”医院排行榜总榜之榜首,并在挂号服务、诊疗服务两项分榜中夺得第一。
近两年
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和《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及《羊城晚报》等平面媒体对妇儿中心的报道多达百余篇次;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十余篇次,其中夏慧敏主任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专访谈到破解儿科医生不足的难题、在全国建成首家“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医院的系列报道等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
专家网络大V们不止到现场观看,还纷纷点赞:
—看病不用挤破脑袋,还有时间兜风去—
来源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络部
通讯员|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