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非:提升教育水平关键在于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视频

肖亚非活动报道集
+ 订阅

▲戳上方视频

9月7日上午,东莞举行2018年庆祝教师节茶话会。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今年东莞共有61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5人获评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1人获评广东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茶话会上对获奖教师进行了颁奖。(链接:87名获奖教师名单

肖亚非对东莞涌现的一大批优秀教师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优秀教师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教育真谛和职业内涵,赢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尊重赞誉,为东莞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肖亚非说,在东莞从事教师职业很辛苦,但付出也很值得,从精神层面讲,很幸福。教师的职业是崇高而伟大的,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能在人身上留下这么深刻的烙印,能对人的灵魂产生这么大的触动,能对人的未来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东莞历来是文化之乡、教育之乡,东莞全市上下对教育非常重视、对教师非常尊重。

肖亚非强调,东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水平很关键,教育部门、教师责任很重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兴衰至关重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发展,各个城市之间将面临着一场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优质企业进不进驻,高端人才扎不扎根,城市环境是关键所在,教育水平是决定因素。

肖亚非强调,东莞要通过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综合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教育、医疗、社会治安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有大量的青年才俊涌入到东莞,但是我们的住房跟不上、我们的教育跟不上、我们的医疗跟不上,都会成为一句空话。”对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肖亚非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争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表率,二是争做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表率,三是争做严于律己、热爱学生的表率。

肖亚非强调,要把推动教育发展落到实处,就必须科学谋划、大力投入、优先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了优先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了有效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东莞各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连续多年排第一位。今年,东莞专门召开了全市教育扩容提质推进会,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明确提出要规划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7所,新增学位17.4万个,组建30个教育集团,培育100所品牌学校,有效地解决学位供给不足,同时还在积极谋划推动未来学校、湾区大学等的建设。

肖亚非认为,在教育方面,东莞财政的投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接下来,我们一方面要改善教育环境,要坚决地、有力地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培养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的氛围,努力让教师更幸福、群众更满意、城市更美好。我做这个表态,其实是发自内心的。”肖亚非说,现在在收入待遇、社会环境、长远的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会深深困扰着老师。“老师真不容易。请大家放心,我们会跟市教育局一起,努力为大家改善环境、改善待遇,提高全社会对大家的尊重、支持、理解、宽容、包容的水平。”

大数据

1、 目前,东莞市共有教职工12.7万名,学校(幼儿园)1673所、在校生160万名。基础教育阶段共有教职工11.7万名,35岁以下教师占比65%,45岁以下教师占比87%。

2、 “十三五”期间,东莞将新增幼儿园202所、小学47所、初中18所;创新办学模式,开展学校委托管理,组建30个教育集团,培育100所品牌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 东莞新增投入6.5亿元,实施九项举措全面提升民办教育质量。

4、 东莞不断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今年全市共提供积分入学和优惠政策学位15万个,比去年增长91%。

5、 2013年至2017年5年间,东莞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总计59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1.49%,连续五年位居各项支出第一。

【采写】毛敏

【摄影】孙俊杰

编辑 毛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