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几大品牌手机商都是它的常客,受欢迎的秘密原来是这样……

南方+ 记者

走进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华高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中心,一片射频模块正在一个密封的设备内被扫描,在旁边的电脑里,模块的部分重要指标清晰地显示出来。 “有了这个实验室,我们就可以将自主研发的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作对标分析,同时,在研发过程中,成品、半成品所存在。”

“今年我们刚打进某知名国际手机品牌供应商队列,向他们提供部分先进元器件,国内几大品牌手机商也都是我们的长期客户。” 付振晓介绍说。 

风华高科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肇庆风华电子厂,199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由省属企业广晟公司控股。伴随改革开放春风发展起来的风华高科人以追求卓越为目标,敢为人先,永争第一。仅近十年,就创造了很有领域的“第一”:风华磁材是全国磁性材料领域中广东省唯一上榜的“中国名牌产品”、肇庆首家当选“广东十大创新企业”、同行首家通过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首家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

立起重点实验室,破除外国长垄断。近年来,风华高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契机,搭建起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完成多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开发储备和核心产品关键技术攻关,有效促进了我国通信、汽车电子等中高端领域产品零配件的国产率提升。 

在国内电子元器件领域,风华高科已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同领域的排名亦晋至第七位,“有部分产品排名甚至进入国际前三强。”风华高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覆盖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这些粉末状的物质,就是我们新研发的01005片式电容器关键材料,现已可批量生产供货。”在风华高科的展厅里,工作人员指点着玻璃柜里陈列的几款产品告诉记者。过去多年来,风华高科生产的片式电容器(即MLCC)体积在不断“进化”,从最初拇指片甲般大,到1-3个毫米,再发展到现在200-400微米,“目前我们还在加大研发力度,材料粒径将进一步微缩至100微米以下甚至纳米级。” 

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半导体元件的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和重要元器件,我国亦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风华高科,决定将攻克新型元器件所急需的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作为自己的“使命”。 
乘风而行。风华高科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唯一在电子元器件材料领域设立的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成为同行业内唯一一家实现了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合作基地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全覆盖。

风华高科研究人员介绍说:“在此之前,我们虽然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但它们主要都是在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在基础理论上‘卡脖子’,往往只能跟在别人的理论后面来着手产业化的工作;也就是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一旦成功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们就能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建重点实验室不仅是巨大的荣誉,也是提升企业创新实力的难得机遇。”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风华高科拥有国家省市各级研发平台共13个,其中国家级平台6个、省级平台6个、市级平台1个。

产品性能可媲美国际一流产品

现在,风华高科自主研发的微米规格MLCC,即01005片式电容、01005片式电阻、0201片式电感三款国际先进元件的技术已经全部攻克,并实现大批量生产。“相比进口MLCC,使用国产MLCC,企业至少在元器件成本将下降30%。”该工作人员介绍。

“微米级的MLCC虽然尺寸微小,但容量大,主要原因现在智能手机越来越追求轻、薄、小,包括家电也是,这是一个趋势。” 该公司研究人员介绍,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的兴起都带动半导体元件需求的激增,“一部传统手机使用290-350颗MLCC ,iPhone 5手机使用665颗MLCC,iPhone 6中MLCC的数量约为800颗,iPhone 7中便增加为900颗,而最新的一部iPhone X手机使用的MLCC用量在1100颗以上;单机MLCC用量提升200%以上。未来,随着5G时代到来,智能化将给MLCC带来巨量需求。”

此外,随着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MLCC在汽车中的用量也成倍增长。比如纯电动汽车所需MLCC器件数量约为普通内燃机汽车的3.3倍。普通汽车MLCC需求量约为3000只。 

打破国外垄断的国产片容、片阻等电子元器件,在质量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如何呢?

有关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可靠性检测分析实验室。经过比对实验,风华高科研发生产的MLCC质量、性能可媲美国际一流产品,目前已经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前来采购,其中就包括多家国际排名前列的手机品牌商。

风华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广军表示,当前和今后都将以实验室建设为抓手,通过自主创新,聚焦电子元件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有效解决我国MLCC和片式电阻器产品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走向全球挺起民族产业脊梁

创新是第一个动力。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是集聚创新人才。

如何集聚人才?风华研究院正在探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或可资借鉴。风华高科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团队来培育内部的团队;另一方面则发挥平台作用,通过收集上下游企业的需求课题,评估后立项,再将拟研发项目发送到国内外科研机构招标,三方共同完成。

“2016年我们向国内外科研机构招标有关MLCC高容技术攻关的项目,信息发布后,引来很多科研团队竞标,最终我们选定一支来自韩国的科研团队合作,合作期为二年。”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金全告诉记者,通过引进国际化的创新团队带来很大成效,不仅帮助该公司产品优化材料、提升工艺、优化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这两年里帮该公司带出一支团队,为公司持续发展培养了人才。

在借用“外脑”方面,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风华研究院与国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超过15个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25项,合同经费超过10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13项,在研项目12项。

经过34年的品牌经营,风华高科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据介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及片式电阻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八和前三,与国际电子巨头如DELL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台湾光颉已大批量销售风华高科的产品,风华高科也通过共享台湾光颉销售平台“借船出海”,计划设立美国分公司,打入欧美本土高端设计开发中心,并利用同行在本地的渠道优势,开展合作,开拓日本市场。

目前,风华高科已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全球范围销售网点,逐步建立起研发、技术、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整合优势大平台,可为遍及全球的客户提供一次购齐的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超级市场服务和协同设计增值服务。

“风华高科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机遇期,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以产业报国,挺起我们民族产业的脊梁。”王广军说。  

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一家在电子元器件材料领域设立的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设立材料研发中心、工艺研究中心、应用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四大中心,现有超过7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研发和中试平台,设备设施资产总值超过2亿元。

通过实验室持续大规模实施技术创新,目前该公司成为国内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开发储备和升级换代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产品关键技术。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8人,教授级高工5人(其中2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高级工程师30人,博士8人,本科及以上59人。同时该实验室通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及高校共同培养的方式,每年引进10余名硕士以上人才。

现实验室聘请15位行业内资深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其中院士2人,其他为各领域的教授或教授级高工。

未来,实验室将重点推进阻容感技术研究,搭建材料、元器件、应用及可靠性4大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提高主业技术水平,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

【策划】谢思佳 卢轶

【统筹】袁佩如

【记者】欧志葵

【校对】吴荆子

编辑 郭钰 麦小华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