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生为何外流?顺德区委书记说要推动初中教育上档次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今天(9月6日),佛山市顺德区举行“庆祝2018年教师节暨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大会”,会上除了表彰一批优秀师生外,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指出,教育是城市竞争力核心项目之一,通过调研发现,顺德的初中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市民需要,为此区委区政府将通过投入资金、制定政策等方式,全力推动初中教育上档次

初中教育质量落后周边区域

今年是顺德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要一年,其中提高本地生源质量是当地政府、学校为之努力方向。

但是令顺德市民不满意的是,顺德初中教育综合水平与他们期望值相差较大。2018年佛山中考放榜,佛山总分前20名、分数被屏蔽的高分考生共有26人,其中顺德仅1人入围,该名学生还出自一所民办学校,可以说,顺德的公办初中这一年没有培养出尖子生。

另外如果按此次全市中考分数段作比较,以673分为线,考生能在顺德区排到66名,但是在南海区则要退至600名。

在当天会议上,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发言指出,现在区内公办初中教育质量提升不明显,小学毕业生外流情况未得到缓解

所以让小孩在顺德读小学,初中就转到禅城、南海读,成为当前很多顺德企业高管、公务员、医生等群体家长首选。

“禅城区华英学校的校长跟我说,他们初中部有些年级,有30%的学生都是顺德籍。”谈到优质初中生源外流,郭文海认为顺德要加大对初中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投入资金、制定政策等方式,全力推动初中教育上档次。“我们‘小升初’学生还到其他区去争学位,让人揪心。”

南方+记者 戴嘉信 摄

●顺德区设立特色发展资金实现因材施教

面对现状,顺德如何实现自我突破,中共顺德区第十三届五次全会上,该区明确指出顺德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基础教育特别是公办初中教育短板明显,满足不了顺德群众的需求

“初中教育是小学和高中教育衔接点,是学生学业分化重要节点。”闵乐萍指出,顺德教育在实现“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上,注重整体“均衡”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落后区域的办学实力有较大拉升,但在“优质”方面则力度不够,对公办学校,尤其是公办初中投入不尽人意。“我们要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学校品牌,培养优质初中学生。”

在这个大的发展前提下,顺德区今后初中教育将以质量为导向,改变过去“教好教差一个样”的教学评估体系,在初中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让校长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考虑评估,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

“我们要探索研究设立公办初中特色发展专项经费,由区财政出资,设立初中特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新高考背景下的特色学科建设。”闵乐萍表示,由区部门指导,通过镇街努力,让各个学校的初中能因材施教,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另外,保障生源质量成为家长非常关心的环节。为此顺德区将打造一批在佛山市处于顶尖水平的品牌初中,让顺德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而且全区还将启动拔尖学生跟踪机制,即建立一套小学到高中的跟踪培养机制。

“2009年我调入大良街道顺峰中学,在这所新学校发展过程中吃了很多苦,流了一些泪,但是努力没有白费,是顺德区唯一连续八年获得‘顺德区先进学校’殊荣的学校。”顺峰中学副校长潘惠红表示,学校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今后要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在顺德落地。

顺德全方位打造区域“名师高地”

“找差距,补短板”,顺德教育事业正视当前瓶颈问题。除了初中教育要提升整体水平外,顺德还将在多个方面进行总体提升。

目前顺德全区有相当一部分镇街小学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办学质量不佳的情况,公办初中的办学条件也比较落后,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验室建设、运动场地、学生住宿场地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

“区教育局给我反馈了一个调研报告,说我们的有些学校硬件条件差,甚至学校的宿舍楼还可能要被列为危房,而生命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红线,不可低估。”郭文海在会上当即要求区财税局着手调研,尽快解决学校危房问题。“宁愿少修一条路,也要把资金投放到教育事业上。”

另外对于辖区教师队伍培养,郭文海指出,顺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教育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关心教师队伍,另外镇街也要想办法调动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建设,顺德未来目标是解决教师外流问题,进而成为区域培养名校长、名师的高地。

【记者】尹辅华

编辑 朱苏娇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